第444章 论道(四)(2 / 2)

九州造化 逍仙08 2299 字 2020-04-29

“到底哪一种才是最佳之法呢?”肖逸眉头深蹙,想之不通。

青兖之地乃是古文化发源地之一,所以在儒、名二家之间,夹着许多名不经传的流派。

韩离之后,有数家上前论道,讲授报德报怨之法,不过,他们所讲之法皆脱不出阴阳、儒、墨、法四家之道,大同小异,并无值得深思之处。

其中,兵家论道,说了一句话,却听肖逸暗自一惊,深以为然,留上了心。

兵家那人说道“兵家讲究知己知彼。在报德报怨之前,应先思量清楚,对方所作所为,到底是德还是怨?或许,你心中的德怨,只是对方的无心之举,根本未加在意。如此,谈何报德报怨?”

德怨既不成立,那么诸家所论之道也就没了意义。

此时,肖逸脑海中已错综复杂起来,一时难以理清楚,只是不住感叹中华文化之博大。同时,也颇为期待下面诸家论道,心道“也不知其余诸家还能提出什么样的独特见解来?”

但是待他看到名家论道者是那惠通时,不禁眉头一蹙,厌恶之情顿生,心道“品行不端之人,又能说出什么大道来?”

只听那惠通道“名不正则言不顺。在论报德报怨之前,应弄清楚何为德,何为怨?”

名家竟在德、怨划分上提出异议,认为德、怨当有一个标准。若不然,如何相报?如何奖罚?或许,对方原本是在施德,却被人误解,当怨回报。

这与那兵家所论颇有些类似。不过,兵家依靠观察来揣测对方意图,名家却要给德、怨定名,为德、怨立标准。如此,有了标准可依,报德报怨的问题也就简单易解了。

名家所言有名,则治;无名,则乱。其所说也确实有理。

最后,惠通道“世俗之中,正人用邪法,邪法即为正;邪人用正法,正法即为邪。同理,有德者施怨,怨即为德;无德者施德,德亦为怨。是以,世间必须首先为德怨正名,正名之后,方可谈论如何相报。”

众人听罢,无不点头道“不错,德怨不分,无论以善报怨、以德报怨、以直报怨,还是以怨报怨,以法报怨,都是空中楼阁,做不得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