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东南一处宅院内,陈立诚正从里面出来,现任广德府教谕陆正权,则跟在其身侧相送。
陈立诚接下了差事,想鼓动学子们起来闹事,第一个要找的就是本地教谕。
作为教谕,陆正权对学子们的号召能力很强,由他出面最合适不过。
而因为同是读书人的身份,面对陈立诚所请陆正权无法拒绝,更何况陈立诚还是带着知府李长山的意思来的。
将陈立诚送到府门处后,陈啸庭才转身道“陆大人,你不必再送了,后面需要你忙活的事还很多,回去准备吧!”
陆正权则肃然道“杨举人素有贤名,锦衣卫无端将其抓捕,此事必当引起学子众怒,陈大人不必担心,此事我会安排下去!”
听到陆正权这番保证,陈立诚才笑道“那就好,那就好……我辈读书人自该仗义直言,此为圣人之训!”
陆正权点了点头,便道“陈大人说的是!”
陈立诚又道“你放心,方才我已经告诉你,这事儿知府大人还会上报给学政大人,甚至还会报给巡抚衙门,我们都会支持你!”
陆正权面露微笑,便道“即使是在下一个人,面对锦衣卫如此跋扈,也会骂其残暴行径!”
听过这番对话后,陈立诚才真的放下心来,陆正权这边他就传达到位了。
“告辞……”
待陈立诚走后,陆正权脸上的笑容随即消失,转而被凝重所代替。
虽然他在官场上混的时间少,但这些年听过看过也经历过,在心里很清楚这次事件里的凶险。
但陈立诚都找上门来了,带的还是知府大人的意思,陆正权作为广德府读书人的门面,根本没办法拒绝。
因为一旦拒绝,他这教谕的位置也就别想坐了,而且还会招致一片骂名。
既然享受了读书人的优待,在这种需要发声的时候,陆正权就别想着明哲保身。
回到自家书房,落座后陆正权心里发愁,就连书桌上的名家画作也无心赏鉴。
也就在这时,书房外走进来一二十左右的年轻人,与陆正权有七八分相似,正是陆正权之子陆庆轩。
进入书房见父亲精神不振,陆庆轩便道“父亲,陈大人来咱们家,所为何事?”
陆正权看了儿子一眼,便道“昨天夜里杨家家主杨远教被锦衣卫抓了,陈立诚让老夫联系学子,向锦衣卫百户所施压!”
陆庆轩便道“由父亲您领头,这可是大大捞取清名的机会!”
而一旦得了清真刚直之名,往后官途也会顺畅许多,对陆庆轩的仕途也会有很大帮助。
可陆庆轩高兴的样子,陆正权不由感慨儿子还是太年轻了。
只看到了此事可能得到的好处,却没预见存在的风险。
所以,陆正权打算借着这件事,好好教育一下自己儿子。
于是他道“自我大明朝立国至今,咱们读书人和锦衣卫起过多少次冲突?”
陆庆轩想了想后,便尴尬道“大概……有那么几十次吧!”
大明朝传至如今已历十帝,每位皇帝当政期间都会发生几次,而那些敢于舍生取义的官员,都被后来者所称赞。
陆正权点了点头,便道“这几十次事件中,是成就了许多人贤名,可这些人最终入主中枢的有多少?晚景凄凉的又有多少?”
“这……”陆庆轩答不上来,但他基本能判断的是,晚景凄凉的肯定占绝大部分。
这时,只听陆正权道“想必你也知道晚景凄凉的更多,这些人至少活了下来,还有更多人却默默无闻死在了锦衣卫大狱中!”
听到这些,陆庆轩方才的喜悦消失不见,再看陈立诚的邀请便觉烫手得很。
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