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里头春和景明的日子,颖姝便给祁冉冉摆了几桌酒,权且算是给祁冉冉抬了姨娘的庆贺。祁冉冉笑意盈盈的,对着颖姝忙地上前敬酒,“奴婢真是要多谢奶奶大恩大德了。”
颖姝很不喜欢祁冉冉这个人,然而除了刚嫁进来这几日她不是很安分外,其余的时侯倒是还好些。故此自己也没什么立场去对祁冉冉摆出一副嫌恶表情,只能是装模作样地笑着,“呵呵,这都是姐姐应得的。姐姐侍奉爷,最是辛苦,又养育孩子。我哪里比得上姐姐的辛劳。”然后颖姝便举起酒杯稍微笑着。
祁冉冉很得意,面上却是对着颖姝越发恭敬。
这就体现在她开始越发勤快地来给自己请安了。
沈斌这些日子忙碌,每日天不亮便会去西山大营查看一番。而祁冉冉往往就会在这个时间段来到山月居给自己请安,当然了,还要带着孩子。
颖姝虽然很爱唠嗑,可是和祁冉冉是一句都说不下去,而祁冉冉想来也知道,每日里谈话的话题大概都是围绕着“还请奶奶看着这孩子一些。可哥儿这些日子也开始读书识字了。”
虽然可哥儿并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然而作为嫡母,看管庶出子女的学业是自己应该做的面子功夫。于是颖姝便也只能耐下心来装作一副极其喜欢小孩子的温柔嫡母形象过问可哥功课。
“可哥儿如今可识得什么字?看了什么书?”
可哥儿点点头,小孩子软声软气的道:“启禀大娘子,我……我会……三字经……”
颖姝笑呵呵地,“那……你给我背背听听可好?若是可哥儿背的好,大娘子就给可哥儿吃鱼茸花糕,最是清甜可口的。”
颖姝对于小孩子的受教育好像没什么概念,但是大概记得这样年纪的小孩子应该是学前班水平。至于在古代这么小的孩子该上学还是什么,自己好像完全不知。不过古代孩子应该都比现代孩子成熟要早,这么说来,这孩子怕是要上学了。阿弥陀佛,自己这个嫡母,可能又要忙碌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起初小可哥儿背诵的还算是很流畅,然而没有几句,小可哥儿就背诵的跑偏了,“玉不琢,不……不成看,人不学,……不学……不知……不知……”
小孩子笑脸憋的通红,颖姝能看出来沈可小同学在很努力的背书了。然而结果明显可见,实在是背的不大好。
不过毕竟不是自己孩子,颖姝则依旧是笑呵呵地对着可哥儿道:“不错不错,小孩子嘛,能背出来这些。已经很好了。”
然而实际上颖姝心中想的则是,汪湛与汪渐大概三四岁就开始读书识字了,虽然自己没有亲眼见过,但是看如今汪渐与汪湛的文化水平,大概知道这事不假。且汪湛明年就要参加春闱了,据教书的孔先生说,汪湛能上岸机会很大,几乎不愁。这么一对比,这可哥儿却是显得有些……前途担忧。
“可哥儿会背,那我问你,昔孟母,择邻处是什么意思啊?”颖姝清楚的记得,这个典故在自己幼儿园时侯老师就见过,那个时侯自己印象还是很深刻的,虽然等到自己上了小学就忘得差不多了。不过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暂时性的记忆应该还是有的。
“禀大娘子,这……该是……该是将孟母三迁的故事。”
颖姝有些意外,居然想不到这小可哥儿居然还算是懂些,然后就是带着赞许的神情看着可哥,“咱们可哥儿真真是聪明的。”她看着一边的祁冉冉,“可见是姐姐教的好。”
祁冉冉嘴角划过一丝得意,只笑笑:“哪里哪里,都是托奶奶的福。”
颖姝又问:“那可哥儿,可知这孟母三迁的故事,讲了什么道理啊?”
“这……”可哥儿倒是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了。
小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