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一战东海镇不只是损失了精兵,还丢掉了大量军械和物资。
赵铭回到江东后,为了恢复实力,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停止军资的生产。
这时,赵铭一行人,进入华兴公司在苏州城外的一个大工坊内视察。
“大帅,板甲和火器,需要水利锻造机,所以放在了台湾生产,这件工坊,主要生产被子,军靴,棉甲等物。”陈于阶领着赵铭,穿行于工坊之中,一边看着雇工们,坐在长桌旁边,分工有序的生产,一边给赵铭介绍。
赵铭微微颔首,“工坊产量如何,能否满足军队需要。”
陈于阶沉声道“南北议和之后,朝廷那边已经不再从我们这边采购军资、器械,浙军几位大帅,如今都很缺钱,定单也被砍掉了一大半。李大帅那边甚至有一笔尾款,至今没有结清。现在各大军器作坊,几乎都只为我们自己生产军备,所以生产的军资基本满足需要。唯一的问题是,燧发火枪生产缓慢,短时间内无法铸造太多。”
南北议和,朝廷军费减少,特别是非嫡系人马,几乎得不到朝廷拨银。
这使得各军各镇,都只能勒紧裤子过日子,没有多少银钱采购器械。
赵铭听后,沉默片刻,“李成栋欠多少尾款?”
陈于阶看向陈明遇,后着立时道“大帅,还有五万两白银没有结清。”
李成栋历来还算爽快,如今居然成了老赖,赵铭舔了下嘴唇,挥手道“这五万两,给李成栋免了,再送给他两百杆火枪,十箱手雷。”
半年前,赵铭陷于重围,李成栋发兵救援,如今李成栋有困难,赵铭聊表心意,算是对李成栋出兵营救的感谢。
说完,赵铭又继续道“陈先生的意思是,如今衣甲和军资生产,能够满足需求,不过火枪生产数量不够?”
陈于阶回道“大帅,燧发火枪制造比较复杂,以前工坊一年能生产数目不到五千杆,最近扩大生产,才提升道七千杆。”
这也就是说,东海镇想要恢复战备,大概需要四年时间。
这个时间,赵铭显然难以接受,皱起眉头,“是什么限制了火枪生产?”
陈于阶道“大帅,主要是工匠数目,还有原料的问题。”
此前,东海镇的装备,是数年积累而来,可是现在赵铭却没有,再等几年的时间。
赵铭看向陈明遇道“先生,藩库可再调拨一批钱粮,用来鼓励和扩大生产,尽快恢复大军实力。”
“大帅放心,藩府会敦促华兴公司,尽快生产军备,满足军队需要!”陈明遇提醒道“不过卑职觉得,还有一件事情,大帅忽略了。”
“哦?”赵铭挑眉道“说说看,我把什么事情忽略了?”
“扩军!”陈明遇缓缓道“江北一战,我们损失三万将士,如今藩府水陆大军,只有六万余人,其中陆师只剩三万余,而想要做大事,藩府至少需要十万兵。如今,华兴公司生产了不少器械,但是招募士卒之事,却一直不太顺利。现在距离江北一战,已经大半年的时间,大帅想要恢复藩府实力,除了敦促工坊加快军资生产,还需要尽快招募足够多的新卒,毕竟新卒训练还需要时间。”
江南繁华,士卒百姓的战争欲望,本就很低,而如今南北议和,便更加没人想参加军队。
在赵铭返回江东后,东海镇便着手招募新卒,来弥补赵铭的损失,但招募进度却比较缓慢,没有多少人愿意从军。
赵铭手拿起一件工坊制造的棉甲,红色的甲胄上,打满了铜钉,质量和工艺相当不错,并没有因为加急而降低质量。
赵铭一边看,一边沉吟道“此前,藩府已经制定出了,给与新募集士卒土地,以利益相诱的政策,为何还没有推行?”
陈明遇道“回禀大帅,若是加大赠予新卒的田亩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