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企业家29(1 / 3)

29

第二天中午,龙新亭在鸿宾楼招待小贝恩,各报记者也都悉数参加。

开席后,龙新亭又边吃边向大家介绍该店的美味佳肴。

“这红烧排骨选用江阴产的沙猪,皮薄、肉质结实、缩头小、嫩老实中。排骨一斤切五、六块,不厚不薄,用刀背将肉拍松,用适量盐、味精、鸡蛋、淀粉拌匀。然后放到油锅中煸,至两面发白时捞出。再在锅中留些许底油,放葱、姜煸出香味,排骨放入炒匀,喷料酒,加上等酱油,加水漫过,文火煮熟。燃料要用青岗栗柴。再放入绵白糖用大火收汁。待汁浓稠后出锅。你们看,就是现在这种样子:浓油赤酱,色香味俱佳。”

众人品尝,夸奖之声不绝。

龙新亭又兴致勃勃介绍:“这三黄油鸡选用崇明产的母鸡,脚黄、皮黄、嘴黄,故曰三黄。每只三斤半左右,既肥壮又鲜嫩。鸡宰杀洗净后,先入沸水锅烫一下,提起,再连续烫,反复几次后,再入汤锅内煮20分钟左右,将鸡翻身,再煮10分钟,至鸡浮起水面时捞起,入冷开水中浸凉,捞出沥干,在鸡身上搽上一层麻油,以使鸡皮色泽金黄光亮。与此同时,用酱油、味精、白糖、精盐调和煮沸,放姜末、葱花制成调料。食用时,将鸡改刀装盘,蘸调料食用即成。皮脆肉嫩,滋味异常鲜美,爽口不腻。”

众人边品尝边夸奖:“好,佳肴味道真是好,龙老板的介绍真是好!”

店老板也过来敬酒,欢迎各位光临,感谢龙老板精彩的介绍。

餐罢,龙新亭又引领众人游览豫园。

走进园门,龙新亭向众人做介绍。他先讲述花园的历史:

“建立豫园的潘允端是明朝刑部尚书潘恩之子。明嘉靖三十八年,也就是阳历1559年,潘允端以举人应礼部会考落第,萌动建园之念,在上海城隍庙西北的大片菜畦上“稍稍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动工造园。嘉靖四十一年,潘允端出仕外地,无暇顾及建园,其《豫园记》中说:‘垂二十年,屡作屡止,未有成绩。’

万历五年,也就是阳历1577年,潘允端由四川布政司之位解职回乡,便集中精力再度经营扩修此园,请园艺名家张南阳担任设计和叠山。此后,园越辟越大,池也越凿越广。万历末年竣工,总面积70余亩。全园布满亭台楼阁,曲径游廊相绕,奇峰异石兀立,池沼溪流与花树古木相掩映,规模恢宏,景色旖旎。

明代中、后叶正值江南文人造园兴盛时期,上海附近私家园林不下数千,而豫园‘陆具岭涧洞壑之胜,水极岛滩梁渡之趣’,其景色、布局、规模足与苏州拙政园、太仓弇山园媲美,公认为‘东南名园之冠’。

潘允端在《豫园记》中注明‘豫园’,取愉悦老亲意也。‘豫’,有‘安泰’、‘平安’之意。足见潘允端建园目的是让父母在园中安度晚年。但因时日久拖,潘恩在园刚建成时便亡故,豫园实际成为潘允端自己退隐享乐之所。潘允端常在园中设宴演戏、请仙扶乩、相面算命、祝寿祭祖、写曲本、玩蟋蟀、放风筝、买卖古玩字画。由于长期挥霍无度,加上造园耗资,以致家业衰落。潘允端在世时,已靠卖田地、古董维持。潘允端死后,园林日益荒芜。明末,潘氏豫园一度归通政司参议张肇林。清初,豫园几度易主,园址也被外姓分割。康熙初年,上海一些士绅将豫园几个厅堂改建为清和书院,堂中供奉松江知府张升衢长生禄位。书院尚未修竣,张升衢遭贬黜,随即停工。园中亭台倾圮参半,草满池塘,一些地方成了菜畦。

清康熙四十八年,阳历1709年,上海士绅为公共活动之需,购得城隍庙东部土地两亩余建造庙园,即灵苑,又称东园。乾隆二十五年,一些豪绅富商集资购买庙堂北及西北大片豫园旧地,恢复当年园林风貌。修复后的花园实际上已非私家花园,成了供城邑士人乡绅们集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