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李牧之死(3 / 4)

水漫大千 太阴居子 5015 字 2021-03-06

方胜负难料,既然拖下去就稳稳能赢,那为什么要冒着失败的风险去做急功近利的选择呢?

万一有所闪失,那不是就前功尽弃了嘛!

但是面对赵蓖,王翦可就没有了这个顾虑。

十万对十万,他心里也有必胜的把握。

于是乎,在赵王的严辞之下,赵蓖不得不弃守长平,回师勤王。

这一走,问题就来了。

我们前面就说过,守城战局限了防守方将领的上限。只要足够谨慎,物资充足,一个普通将领与名将表现出来的差距不会特别悬殊。

其实对于攻城方来说也是如此。

赵蓖依靠坚实的城墙还勉强能防御王翦的攻击,但是一旦离开了长平

很不幸,这十万赵军都没能回到邯郸。

在北路秦军高歌猛进的同时,南路的王翦也突破了长平、中牟和邺地,双方一南一北,将邯郸夹在中间。

至于被严令要求回来的司马尚,他可一直都是李牧的副将,赵王害了李牧之后,竟然还想让司马尚给他卖命,这怎么可能呢?

司马尚的确听从王命,不计代价杀出了燕国,但是他却没有南下驰援邯郸,而是率领残军一路北上,回到了他们守卫了十多年的云中九原。

赵国之亡已在旦夕。

那么此时此刻,其他五国有没有兔死狐悲、同仇敌忾之意,试图再次联合伐秦呢?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还真没几家有这心情。

燕国那边被司马尚不计代价的一番冲杀,损失惨重,听说赵国要亡了,高兴还来不及呢!

至于韩魏,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庆幸和害怕,至于反抗?

想多了,他们哪有那个胆子。

齐国在重新复国之后就一贯佛系,毕竟实力有限,所以啥也不争。

至于最有可能做出反应的楚国,他们国内的政局现在非常不稳。

这还要说回几年前楚国的那一场大变故。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他也正是昌平君和现任楚王的父亲。

然后时任楚国令尹的春申君黄歇在前往楚王宫奔丧的路上,被国舅李园率部埋伏杀害,随后李园还杀光了黄歇全家。

然后因为继位的新任楚王是李园妹妹李环的儿子,李园一下子就登上了楚国的权力巅峰,成为了新的令尹。

只不过,在战国七雄中,楚国是分封制积弊最重的国家。

从地图上看,全盛时期的楚国面积甚至占到了七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还多,但是因为大大小小的贵族封君难以统一协调,所以楚国能发挥出多少实力,其实全看楚王和令尹的个人能力。

比如春申君时期,他虽然也不足以完全捏合楚国的实力,但是至少能以他“战国四公子”的名望,让所有封君都卖他面子。

但是换成如今的李园?

那是谁?

不过是一个依靠妹妹上位的家伙罢了,还想号令他们这些真正的楚国贵族?

一没能力,二没威望,李园的这个令尹也就能在国都附近威风一下,如今的楚国可谓是一片散沙。

天下局势如此顺利,秦国自然不会错失机会。

在赵国国相郭开的帮助下,一天晚上邯郸城门洞开,秦军入城,赵王迁被俘,赵国灭亡。

那一夜赵王宫失火,似乎被人取走了什么东西。

而后王翦留下十万大军镇守赵国中枢,然后率部北上,将赵国北方的代地、雁门等地一一收服,秦国版图几乎扩张了一半还多。

即便如此,其他五国依然没有发声。

于是在经过了短暂的休养生息之后,秦军再次出动。

这一次是杨端和的重甲军,他们从南阳一路向东,开始继续蚕食韩、魏、楚三国的土地。

出动兵马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