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完毕后,华亭县共报名了两万七千多名学生。
一万五千名小学生。
一万两千名中学生。
每学期的费用是500文钱,已经算是极其低廉的一个价格了。
每个孩子,还由知府衙门每人补贴四分之一,徐奕从自己手里再补贴四分之一,每年一两银子的学费,已经足够了。
学校招聘的老师,是松江府周围没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
由于江南科举竞争实在是过于激烈,导致许多读书人落榜一蹶不振。
在华亭县里这些落第的读书人,人生的唯一目标就是读书,甚至荒废了自己的一生。
徐奕把这些读书认字的文化人都聚集在一起,给他们发工资,再给他们统一的教材,这样也算是物尽其用。
小学生一共一万五千人,分了300个小学班。
华亭县分为东西南北城,小学也分别在五个不同的地方。
华亭北城小学,华亭东城小学,华亭南城小学,华亭北城小学,和徐园实验小学。
每个小学有60个班级,六个年级,每个年级有十个班级。
这样一来,五个小学把15000多名小学生都分配完毕了。
徐奕建立的这个小学体系,主要进行通识教育。教一些“文学”“科学”“数学”方面的内容。
虽然,小学暗地里加入了许多超越时代的科学认知,但与1540年的大明朝社会主流舆论并不违背,这些孩子的家长也不会过分排斥。
这个小学体系,虽说名字是松江府公立的小学。
但实际上,松江知府李景茂确实没有出太多钱,一年才支持一万两银子左右。
这小学的大头,还是靠家长出的。
徐奕想着,要是做到小学义务教育,这还得有一番路程啊。
..
如何建设小学校园,徐奕找到了俞兴。
俞兴也有过建房子的经验,但是都是一些明朝的木质建筑,面对徐奕所给的现代水泥建筑模式,确实有些手忙脚乱。
做水泥建筑,需要钢筋,在徐奕没有点出炼钢工业这个技能点的时候。
建筑混凝土建筑简直是个天方夜谭,所以徐奕准备让俞兴换一种方法。
采用水泥与木头混合的建筑方法,比较适合明朝这个生产力。
松江府周围,还有大片森林。
配合着徐奕的现代水泥工艺,做一个四五层的学校,并不是特别困难。
说了半天,俞兴总算搞明白了徐奕的意思。
徐奕说的,是用木头做框架,再用水泥浇筑表层。
在现代,很多国家都在用这样的技术,已经经过足够的例子,证明了这样安全性和可行性。
所以,这样的建筑建造起来,用一年时间就可以建成。
一年时间,才能建成,那今年就需要另寻他处了。
今年的学校,就只能租用周围的民居了。
一万五千名学生,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确实需要更多的房子。
但第一年,还是将就过去吧。
..
接下来,还有一万两千名,在12到18岁的年纪的中学生。
这些学生,徐奕准备建成三个中学,每个学校四千人。
这四千人,每班四十个人,共分为一百个班级。
九十个正常班,十个加速班。
正常班自然是按部就班的学习,按正常学习进度学习六年毕业。
加速班自然要加速,能学多少就是多少,规定的课业毕业之后,就可以毕业。
如果是天才,一年中学毕业也是可以做到的。
通过这样的方法,找出最有天分的学生,这就是徐奕的目的。
这样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