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做饭(1 / 2)

李之重看了看座钟,十一点十五,准备生火了。生火要先掏灰,灶膛里的和炉盘下插板上的,都要清理干净,灶灰要倒在猪圈里,吸水垫干沤肥两不误,秸秆灰是上好的天然钾肥。

柴火是麦秸,一顿饭需要一大抱(张开臂膀,抱一大捆),今年秋雨较多,柴火有点潮,李之重用火柴小心点燃,慢慢伸入灶口,随着几声“片儿沓”的风箱声,火着了起来。

安排小弟入火(给灶火加柴火),节奏是小量勤添,不用拉风箱,需要时不时的用烧火棍拨拉一下炉盘,促进通风。

锅里的荤油逐步化开,油温六成热时,从红色的正方四格调料盒用小勺挑花椒面、大料面少许,微烟时加入切好的葱,爆出香味加土豆大瓜块儿翻炒,加水没过食材,倒了点儿酱油,考虑是汤汤,就又加了半瓢水,加盐,现在的人劳动强度大,出汗多,菜要咸点儿,最后放入粉条,家做的干粉条特别耐烩,需要早放。

别看调料简单,不吃或吃不起的人家比比皆是,李之重一个同村同学,大学毕业上班后,自己做饭从来不放调料,结婚后才改了这个习惯。

一年正月初三该同学家里请客,饭后大家总结说,“这是打死卖调料的了”,意为调料下的太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

李之重脱了褂子,洗了洗手,甩了甩,用铜瓢舀了少半瓢凉水,从暖壶里倒了一些热水,单手有点儿端不住,太重了。

双手按照估算把水倒入面盔,玉米面需温水和面,用筷子搅拌,后直接上手揉捻,不一会儿一个光洁的金色面团儿出现了,和面讲究三光“面光、手光和盔光。”

李之重基本做到了,也和玉米面筋道不足有关,要是白面就需费一把力气,毕竟他才九岁。据说女人们的手比男人干净源于和面多,具体原因脑补。

小弟配合不错,锅开了十来分钟,揭开锅盖,把大盔移到靠锅炕沿边上,还有些水的水瓢也拿了过来,揪了一块儿面,用手拍成宽六公分,长十公分,厚一公分左右的鞋底状物,将锅贴的一面儿蘸水后,迅速横向拍在汤面一公分左右的上部。

第一个歪了,李之重没管它,以后做的越来越顺手,基本达标,一共贴了十二个,贴完后搓了搓手,接过小弟的工作,这时候需要大火,一手费力的拉着风箱,一手入着柴火。

奶奶盘腿坐在炕沿边一直没说话,生活的磨难让这个老人习惯观察而不是指手画脚。

李之重的母亲正好相反,只要你干活,她在旁边,唠叨没完,前世快到九十岁时,由于耳聋交流困难才好点,不再指指点点了。

小妹在炕上奔来跳去的,奶奶一边拦一边呵斥着,不让她到锅边晃悠。

老太太默默地看着这个孙子的表演,动作娴熟,流程准确,用量精准,整个过程可谓完美,老太太惊着了,关键是她知道这个孩子从来没做过饭。

由于年龄的原因,她现在都做不到这个程度,想说点啥又不知道如何说起,平时她也就帮着备个料,等李之重父母回来再做,实在想不通这孩子怎么做到的。

十来分钟过后,急促的“片儿沓”声停了,插上铸铁带五星图案的灶火门,关于这个门还有段曲折的故事。

马耀祖社办工厂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模具做生产铸铁灶火门和配套灶口,灶门采用灶神爷的简笔图像,做了一批后大受欢迎。

过了两年,厂里外派了一个书记,看了灶火门表示,又红又专的事怎么能让牛鬼蛇神担当,换成主席像,于是图案马上做了更换。

一年后又换了一个书记,巡视完后也表示,这烟熏火燎的工作这么派给了主席,马耀祖一帮人觉得也对,最后几经商量,才定稿为现在这个五星门。

李之重让奶奶上炕,熟练的在瓮后空隙找到饭单(一米五见方的厚花格塑料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