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百一十四章 针锋相对(2 / 3)

“以为天下事都是只要有决心和毅力便可以成就的。譬如市易法,青苗法反对之议民间已是如沸了,似韩公,欧阳公,富公,文公等等都是多年的宰相,他们都认为不可。就算你是极高明的道理,也是一时不能合用于世的。”

陈睦,蔡卞都是齐声称是。

章越对陈睦道:“我打算联高丽以拒辽,你看如何?”

既是党项与辽国正式结盟,那么章越也要有所动作。

陈睦出使过高丽。到了熙宁八年,宋与辽因划界争论,章越让安焘和陈睦二人出使高丽探听虚实,正式恢复了与高丽的邦交。

为何高丽与宋朝邦交会中断?

这要从辽与高丽的战争而言。

辽统和四年起,高丽与辽战争一共打了三场,辽国虽国力碾压高丽,但打得并不轻松。前两次都是惨胜,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索性被高丽给打败了。

这一战辽国诸多大将阵亡,十万精锐辽军(天云军,皮室军)只剩数千人逃得性命。

之后辽与高丽议和,但辽国仍在鸭绿江以东建保州城威胁高丽,高丽建千里长城防备契丹。

在辽与高丽三次征战之前,高丽为了对抗契丹一直奉行越海事宋的政策。

但宋辽缔结澶渊之盟后,辽国开始第二次攻打高丽前,宋朝这时候已是转向中立。

此后辽国还欲借宋军征讨高丽,当时是皇太后刘娥当政,她还打算同意,结果遭到宰相吕夷简的反对才作罢。

第三次战争后,高丽停用宋朝年号,接受了辽国年号。因换了宗主国,高丽与宋邦交几乎断绝。

此后高丽几乎不再朝贡宋朝,一直到了到了熙宁四年高丽国主派民官侍郎金悌入贡宋朝,之后连续四度来宋朝朝贡。

陈睦道:“这高丽自称承高句丽之名。”

“我听说高丽与辽使有一段往来,辽使语高丽使,汝乃新罗地,高句丽之地,我所有也。”

高丽使反驳道,非也,我国即高丽之旧也,故号高丽,都平壤。若论地界,上国之东京,皆在我境,何得谓之侵蚀乎?且鸭绿江内外,也我境内。”

“其实高句丽早已为唐所灭,国人大多俘至中国,现在不过是新罗种,亦自称高丽。”

“不过富郑公言,高丽自谓夷、齐之后,三韩旧邦,诗书礼义之风,不减中国。契丹用兵,力制高丽;高丽亦力战,后不得已而臣之。”

蔡卞问道:“为何几十年高丽主动与中国往来呢?”

陈睦道:“高丽国主王徽对中国亲善。据说王徽时常诵令《华严经》,祈愿来世生在中国。有一次王徽做梦到汴京看灯,还写下一首诗,上元夜梦至汴京观灯,还遍问使者自己梦中的情景是否与汴京相同。”

“甚至高丽朝廷还有不少本朝官员出仕,譬如皇佑四年六月,宋进士张廷投高丽。高丽国主很欣赏他将对方与乐毅、陆机及二谢三张相比,随即授其为秘书郎。”

“我使高丽时,听说本朝先后十五名官员在其国主下面出仕。”

蔡卞道:“既有如此仰慕中华的国主,果真诗书礼仪不减中国。”

陈睦道:“之前国主重病,还请使者到本朝来求医官。”

“不过其国主因未受本朝册封,只受辽国册封,故本朝称为权高丽国王。”

“仔细说来高丽确实不可以外夷视之,高丽文字尽用汉文,我出使高丽,可谓宾至如归,人人仰慕我汉邦使者的身份。”

“我视察其国,其国子监也是全然效仿宋朝,效仿熙宁改革太学后的胡瑗教学法。”

“其国内侍中崔冲也兴办私学九斋学堂,此人号称东海孔子,我听说他学徒众多,以至填溢街巷。除崔冲外,还有不少儒士,他们能讲汉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