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自己的住处。
看着李安离开的背影,段俭魏长长的吁了口气,他已经完全认清形势了,他的道行与李安相比,还差得远呢?而他却自不量力,妄图为南诏夺得西爨之地,如今不但未能得逞,还让东爨对南诏起了嫌隙,可谓得不偿失,而他完全无法补救,只能听天由命。
李安刚回到住处,就立即给东爨的乌蛮大酋长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书信,当然,李安绝不会将自己逼死爨守隅母子的事情说出去,更不会将尸体送过去。
为了让乌蛮大酋长与南诏产生嫌隙,防止他们日后合流对大唐帝国不利,李安将各种罪名都安插在了段俭魏的身上,并尽可能的将事情说的圆满一些,以让乌蛮大酋长容易相信,从而达成自己的目的。
经过短暂的努力就解决了爨地的千余反叛分子,李安的心里轻松了许多,虽然爨地可能还有隐藏的反叛分子,但数量肯定不会很多了,况且,平南军驻守在西爨不是来玩儿的,他们一旦发现反叛分子,就会想办法将其消灭。
西爨的城池很多,但很多比较偏远一些的城池,李安已经安排了官员,而朝廷派来的五十多名官员,将有二十名官员留在南宁州,十五名官员则需要前往昆州,这两座城池有平南军重兵防守,安全问题可以不用考虑。
而最后剩下的十五名,也只是分布在几座不太偏远的城池,有当地临时征召的兵丁保护,问题也不会很大,而且,平南军会定期派遣兵马前往各座城池巡逻,发现不法分子会尽快逮捕的,这些官员的安全问题,也具有基本的保障。
在接下来的几日中,李安基本上也没什么大事可做,就是督促南霁云,将大唐官员尽快部署到位,并要求平南军确保这些大唐官员的安全,而南霁云自然一一照做。
不过,通过爨地反叛事件,李安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爨地的百姓全都是蛮族,而蛮族与大唐的主体民族并非同一种族,长相也略有差异,如此,总会有一些蛮族人不满自己被唐人所统治,进而做出反叛的举动,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安也思索了很久,觉得移民是很好的办法。
让蛮族百姓前往大唐富庶州郡生活,当然阻力不会很大,但让正常的大唐百姓前往气候恶劣的西爨之地,大唐百姓肯定非常不乐意,如此,就必须想办法了。
流放就是很好的办法,大唐帝国共有五种刑罚,流放就是其中之一,而流放的意思,就是让原本生活在中原的百姓,前往大唐的边远之地受苦,以起到惩罚的目的。
当然,遭受流放的都是一些犯了罪,或者因为亲友犯罪而受到牵连的人,有很多遭到流放的人,还是很不错的人,这些遭受流放的人,进入边远之地后,会将中原先进的生产力带入边远地区,从而促进大唐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
李安觉得,此刻,西爨已经成为大唐正式的州郡,近几年有犯罪需要流放之人,完全可以优先流放到西爨之地,从而稀释这里的蛮族人口,并通过一步步的文化教育,将西爨的蛮族百姓汉化,让他们渐渐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加入到大唐的灿烂文化之中,从而让这里更加的稳固。
一旦西爨稳固,就可以利用大唐优秀的文化,继续向南部辐射,影响更多的蛮族向往大唐的生活,甚至主动提出要加入大唐。
这就犹如后世的某国绿卡,非常让人眼馋,似乎得到该国绿卡就从此变得高人一等似的,这就是繁荣和富庶的魅力,人都是向往富裕生活的,若自己所在的地区或者国家满足不了,而自己又有能力前往更富庶的地区和国家,则有很大的可能会离开自己的故土,前往能满足自己物质享受的的地区和国家。
人就是这么现实,向往富裕的生活,这是人的本性,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就决定了,除非后天进行一番洗脑式的教育,否则不太可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