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混动航发(2 / 3)

由乘坐这款飞机,可中途不用加油,到达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且大多数国家可飞来回而不用浪费时间加油。这就有效规避了一些在中途加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更是规避了因空中缺油,导致迫降的意外发生。

专机除客舱比马由现在乘坐的空客340200更宽大外,货舱容积也更大,可搭载6辆防弹suv随机飞行。整体起飞重量和波音747200b(300)377.842吨基本相当。比340200的275吨增加了近30。

其他智能控制、反导弹锁定、私人卫星网络、通讯等,更是十分齐全。不过,这些都是绝密工程。核心元器件都是在马由的私人实验室里生产,总装车间只负责安装到指定位置。

“《新蓝星1号》按计划还有10天就完成主体建造,内饰和设备安装、调试还需20天。之后就是试飞、测试等,需要1个月左右,年底前能正式使用了。”李响汇报到。

“嗯,速度还不错。我们的飞机生产线,算达到了国际上大型客机生产厂家的较高水平。”

马由这一点是认同的。虽说汽车总装车间是第一个全面采用工业智能机械臂,但飞机公司因建造较晚,设备基本上是一步到位。总装一架飞机的人工只有国外同行的三分之一,这还是为了培养人才,才安排了这么的岗位,将来还会继续减少。最终可以达到国外飞机公司的1/5,甚至1/10。

“所有车间都开始生产了吧?”

“是的,每种型号的运输机我们安排了3架同时生产,公务机则开启了全产能。”

“运输机都有订单的吗?”

“有关部门每种型号各采购了一架,估计是拿回去作为基础平台,进行实验性二次开发、改造。一旦摸索成功,就可能大幅度增加订单。”

“哦,另外的6架运输机呢?”

“暂时作为样机,客户来了可以试飞,但不排除很快有订单过来。主要是我们没有怎么宣传,这次航展也没有亮相。”

“订单嘛……”马由这时有了一个模糊的想法,准备抽时间论证一下。脑海中让星儿记录下来,并收集相关资料。

视察完航空产业园南区后,马由一行人乘直升机飞往30多公里外,位于双流航空港内的蓝星航空产业园西区。

“第一期工程已竣工交付,其中包括两条共计设计年产能为120架的总装生产线、10座相关配套生产车间、飞行员培训基地、以及维修中心。与此同时,蓝星集团与五津影视城一侧的航校达成了合作,成立一家直升机俱乐部。”

直升机公司总裁丁玉成汇报到。他负责的这家公司,产品是最早投入实际使用的。现在已有5架在蓝星集团内部,以试飞的幌子正式使用。

西区主要功能是直升机研发和生产。现在3款常规重型直升机和一款公务型直升机,在国内的飞行测试初步完成。正在走适航证程序。

“直升机俱乐部报名的人多吗?”马由问到。

“不算多,只有警方、消防、军方等部门共计50人。一方面是宣传不够,主要还是国内私人飞机市场没有启动。”丁玉成有点奇怪,董事长的思维跳跃得比较远,怎么关注的重点是飞行员的培训问题。

而马由心里想的是另外一回事。一个国家的空中力量是否强大,不能只靠部队系统培养。若数量庞大的普通民众,平时爱好甚至熟练驾驶飞机,紧急状况时、或战时他们就是最合适的空军预备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