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定王,你去拉仇恨!(1 / 2)

抢救大明朝 大罗罗 4507 字 2020-03-20

千岁爷虽然天纵英才,但是对军阵之事还是外行

听完朱慈烺交代给前锋协将士的火铳战法,吴襄、曹友义、吴三辅三人心中都是一叹。

火铳讲究的是回寰轰击,形成连续不断的火力。哪儿有齐射一发,然后给火铳插上一把两尺长的尖刀当短矛使的?这不是胡闹吗?这群流寇是火铳兵还是枪兵啊?

再说了,斑鸠脚火铳长五尺五,安装上铳刺后也只有七尺出头(铳刺和火铳的铳管有部分重叠),长度还是太短了。而且斑鸠脚火铳太沉,有20斤重,装上刺刀后有22斤左右。那么重又那么短的枪有啥用?还不如使用腰刀呢!

三人虽然都瞧出朱慈烺在瞎指挥了,可谁也不点破——那帮流寇死去吧!都死干净了才好!

朱慈烺看他们仨不言语,自我感觉当然也挺好。其实他真是不懂火铳,他在后世连手枪都没摸过,更别说上了刺刀的步枪了。他对于火铳的了解,也就是源于网上流传颇广的英国龙虾兵二三十米距离上开火齐射威力强大的说法,已经俄事家苏沃洛夫的名言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

抄龙虾兵和苏沃洛夫的办法总没错吧?

于是朱慈烺就把这两个路数捏在了一起,干脆近距离打一发就刺刀冲锋算了——反正郝摇旗这帮流寇也没多少时间熟练掌握复杂的装弹和射击动作。要让他们进行反复的射击一定会乱套的,还不如在一次战斗中只进行一次齐射,然后用整齐的刺刀突击去打败被火铳齐射打懵的对手

这套战术在朱慈烺想来,关键是两个,一是不怕满洲兵!这很重要。战场上的滥射大多因为恐惧,要把唯一一发子弹留到敌人靠近至二三十步,就需要相当巨大的勇气。看见满洲兵就腿软可不行!

而在克难新军系统当中,想来也只有流寇老营兵俘虏出身的兵将是不怕满洲兵的。

而且这群流寇老营兵也是敢于肉搏的,搏杀的本领也不比吴家的家丁差太多。历史上的一片石大战中,吴三桂如果没有满洲兵助战,多半要给大顺老营兵砍死的!

所以朱慈烺就决定在大沽口这里打造一支由流寇降兵组成的火铳协,再利用大沽口和海沙岛的有利地形布置防御。想要先破了满洲兵不可战胜的神话再南下。

另外,朱慈烺努力打造中师前锋协这支“流寇军”,也是为了平衡吴襄、吴三辅在克难新军中的势力。

当朱慈烺回到抚军大元帅府时,兵部尚书陈锐和大元帅府詹事毕酒城正在都堂之中焦急地等候。看见太子爷回来,两人立马就上去参见,然后就递上了一本奏章和一封书信。

奏章是定王朱慈炯,蓟辽总督王永吉、辽东总兵吴三桂、山海关总兵高第联名上呈的。

而书信则是吴三桂朱慈烺的。

“定王?”朱慈烺拿起那本奏章翻看一看,就笑着对吴襄言道,“老泰山,长伯倒是长进不少了,知道拿本宫的弟弟当挡箭牌了不错,不错。”

吴襄并没有看过奏章,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听朱慈烺提到了定王,总觉得有些不妙。

“千岁爷,犬子他把定王殿下怎么了?”

朱慈烺摇摇头,笑道“是李自成和多尔衮一块儿到山海关下了都是命啊!”

这吴三桂就是个当汉奸的命!想挽救他都很难啊!

朱慈烺将奏章递给吴襄,自己又拿出吴三桂的亲笔信看了起来。

吴三桂亲笔信上的内容是向朱慈烺表忠心的,同时解释自己为什么要把定王朱慈炯推在前面——按照吴三桂的说法,以定王为主是避免满洲人逼降。满洲人能逼降辽东军,但是无法逼降大明定王。

只要辽东军还在大明这边,哪怕失去山海关,也能盘踞山西或京师继续和满洲人周旋。

想法是很好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