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杜撰的这么一个人物,记得前几年有在某乎上看过一篇质疑张仲景的文章,说的有理有据,和《黄帝内经》假托黄帝之名所著一样,《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同样只是传说中的人物。
因为如果真如后世所传张仲景医术高明,并最终摘得“医圣”这一中医界最高荣誉,不可能在正史中连个传记都没有。
“那《伤寒杂病论》呢,你听说过吗?”
“闻所未闻。”
“那么张伯祖这个人呢?也没有听过吗?”
“他是我的族叔,非常喜欢遣方用药,对脉证把握精准,治疗疾病多有奇效,是本郡非常有名望的医生,我这些天正考虑拜他为师呢。对了,你是哪位,还没请教尊姓大名。”
叶凡这下终于算是明白了,自己碰到的应该是年轻时的张仲景,和自己差不多,他目前还是个刚自学过几年医的毛头小伙子,还未正式做医生呢。自然还没写什么《伤寒杂病论》,那是他晚年时才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所著之书,此时怎么可能面世。
至于医圣之说,更是宋代以后,他自己又怎么会以后会成为大家眼中的医圣呢。
自己的这些问题实在太不靠谱了,虽然是做梦,可以有脑洞,不过总归要遵循一下基本的时间先后顺序吧。
那么如此看来,道医始祖长桑君引见张仲景的目的似乎主要不是向他来学习取经的,而是同他一起成长的。
毕竟有这么一位学霸同窗,才能够近朱者赤,把根基打牢。
想到这里,叶凡心里已有了一些想法。
“我的名字叫叶凡,来自一个你不知道的国度,不过我的祖师你应该知道,他就是长桑君。”
“长桑君,当然知道,据说秦越人就是他的弟子,《难经》的作者便是秦越人嘛。”
“嗯,我想和你聊聊中医理论,你有兴趣吗?”叶凡问。
“当然,秦越人是我非常崇拜的一位医家,既然你们是同门一脉,正想听听你的高论。”
“说中医就离不开阴阳,阴阳是中医总纲没错吧?”
“没错,中医本就源于道家周易,医圣歧伯便是道家名人。说中医自然离不开阴阳,而阴阳又分为三阴和三阳,太阴、少阴、厥阴是为三阴,太阳、阳明、少阳是为三阳。”
“中医是将阴阳学说应用于人体,那么你认为人从诞生到死亡整体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分别对应到三阴三阳哪个时期呢?”叶凡问。
“万事万物包括人都是从产生到生长再到衰落最后再死亡的过程,因为我认为父母精气结合,到离开母体的过程是为太阴,因为太阴就代表着广博的大地,是阴和阳的分界线。不过在母体之中,就如比一颗植物一样,先有的太阴这个土壤,后有个少阴这个种子,再有种子发芽,蜿蜒而上,直至小小嫩苗破土而出,完成从阴出阳的过程。如果不得出,则表明未得成活,复归尘土。”
“你的这个描述很形象,那么出生后呢,又处于哪个时期?”叶凡又问。
“胎儿离开母体后,就成了婴幼儿,开始了蓬勃成长期,对应的为少阳,因为少阳为弱阳、小阳、也称幼阳和稚阳,和稚嫩的小儿虽然力量少但有活动好动,展现出勃勃生机相吻合。”
“确实非常贴合,那么再往上成长,成年了呢,又对应三阴三阳中的哪个时期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然是进行了人的一生之中最为强盛的时期,是为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在世间万物生命中扮演的角色之重要不言自明。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青少年,这也是我们学习知识,诸备能力的最佳时期,展现也来的精气神也是最充足的。”
叶凡又点了点头,记得伟人说过,青少年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其实也正是此意。
“好了,该我问你了,你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