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王。”
项伯道:“项邯言之有理,速速派兵讨伐,杀刘邦、赵歇、张良。”
项家的人都纷纷发言,要求出兵。
目睹现场如此情形,范增心中在滴血,由项羽来做国君,实乃大不幸。
项家二十余人中,唯独一人没有附和,那就是项它。
项它站起来,向项羽进言:“陛下,暴秦未灭,六国不宜自相残杀!”
范增苦口婆心道:“千万不能出兵!一切等灭了暴秦再说,不能让暴秦坐收渔人之利。”
“哼!若不楚兵教训,我颜面何存!”
此时的项羽,正在气头上。
项家的人发言说要出兵,还纷纷请战,章邯从旁煽风点火。
唯独范增在苦口婆心劝谏,但根本劝不动项羽。
最后,范增在伤心、痛心之中离去。
今天,章邯十分开心,楚国越不得安宁,他就越开心。
第二天,项羽举行朝会。
还没有正式登基,已经公开以皇帝自居了。
文武百官们都向项羽跪拜,高呼万岁!
项羽命人挑选良辰吉日,看看哪天最适合登基大典。
朝会当场决定,六月一号举行登基大典。
项羽还当场表示,登基完毕后出兵讨伐齐国、赵国、韩国。
——————————
咸阳,咸阳宫。
书房内,只有嬴子婴、尉缭、陈平三人,三人都十分愉快。
子婴笑着道:“章邯做得好啊!项羽要出兵了!有好戏看了!”
主动向项羽恳求赐“项”姓,也是邹离向章邯交待好的,在获得项羽足够信任后,在适当时机提出来。
这样一来,项羽和项家,就更把章邯当成自己人看待。
尉缭同样笑了笑,道:“弱楚、挑拨楚国与五国关系,都已经成功了,让章邯继续把楚国弄得天翻地覆。”
子婴点头道:“只要六国不能团结一心,我们就有机会。”
陈平道:“大王,以臣对项羽的了解,即便项羽真的出兵,未必真的能与赵、齐、韩三国打起来。项羽这个人,极好面子,自尊心甚强。项羽未能重用韩信原因,臣认为跟此有关系。韩信甘愿受胯下之辱不反抗,被项羽所看不起。项羽自视甚高,以天下共主自居,此前五国从未明确承认,只是在项羽淫威下未明确否认。而项羽要做皇帝,并已昭告天下,齐、赵、韩三国最终明确不屈服于项羽,这很伤项羽面子。若项羽不惩罚三国,更失面子。范增肯定会全力劝谏,全力阻止与三国兵戎相见。项羽出兵,应当是真出兵,但未必会跟三国真的打起来。有可能会陈兵三国边境,虚张声势,对峙一段时间,再设法找个台阶,然后收兵。”
他全面、深入的分析,子婴、尉缭两人都十分认同。
尉缭道:“不管如何,我们这步棋成功了,就算项羽跟三国最终打不起来,相互关系肯定会很恶劣。”
子婴道:“待时机成熟,秦国再次东出,重新一统天下。”
尉缭道:“大王,即便楚国与三国交恶,然则,齐、赵、韩三国联盟,实力不弱,我们也不容易对付。”
子婴拿起案几上的酒爵,喝了一口茶,向两人道:“两位卿家有何高见。”
尉缭道:“始皇帝灭六国用了十年,能如此快灭六国,很重要一点,六国皆没有明君。倘若赵国有明君,便不会有奸臣郭开,更不可能赐死李牧,大秦灭赵势必很艰难。如今,齐国有明君刘邦,萧何是治国能臣,不到一年时间,便把齐国打理得很好。赵王歇虽不如刘邦,但也并非昏君,丞相张耳,也还算过得去,李牧之孙李左车,不可小觑,赵国必定是难缠对手。韩国有张良坐镇,实行商君之法,已小有成效,张良这人,诡计多端,韩国也必定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