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抵达京师(1 / 2)

这一天,正月二十,魏闲终于抵达京师。

京师是整个大明王朝的心脏,东临辽碣,西依太行,北连朔漠,背扼军都,南控中原。京城就像一头蛮荒巨兽横卧在魏闲面前,规模雄伟,气势恢宏,比看到西安城时更加震撼。

城门,城墙,城楼,瓮城,角楼,箭楼,这座城池武装到了牙齿。单单是京城外的护城河,魏闲看着就有不下五十多米宽。

在这座天下第一坚城面前,就连天地都渺小了。

北京城门口都一片繁华,进出城门的行人车辆如潮涌动,络绎不绝。

天子脚下果然气度不凡。

魏闲忍不住赞叹不已。

魏闲随着人流去城门口接受检查入城,轮到魏闲的时候,魏闲将随身携带的举人凭证掏了出来,向守城的士兵展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举人身份在这个朝代是一个省钱省时省力还受人羡慕嫉妒恨的通行证。

在其他地方,屡试不爽。而这次就没有以前的效果了,守城士兵验证了魏闲的举人身份,脸上并没有多余的变化,他们守着城门见过的达官显贵太多太多了,这一个小小的举人,还真不会被他们放在眼里。

哪怕是地方的知府,四品官员,那又如何,还是得老老实实接受检查,四品知府来到京城,都得小心谨慎、低调得很。

更别说是小小举人了。

就在魏闲收好举人凭证要进京的时候,就听到身后一阵鸡飞狗跳,还伴随着小孩的哭声。

魏闲扭头便看见一群锦帽貂裘骑马的少年,嬉笑着纵马在人群中互相攀比着速度,不仅没有勒马减速,反而加快了速度,在人群中左冲右突,笑闹着策马往城门洞而来。

排队等着进城的人看到了这一群骑马的锦帽貂裘少年,纷纷闪躲,也有闪躲不及时的,比如正在哭的小孩,就是因为闪躲不及被马撞倒在地上。

小孩的家人只是抱着小孩,对肇事者没有丝毫追究的意思,孩子看着被撞倒了,但也只是皮外伤,所以家人也都本着息事宁人的想法。就他们这些平民百姓而言,那些策马的少年,可不是他们能惹得起的。

一群策马的锦帽貂裘少年,嬉笑着,转眼间就到了城门洞,一路上不知道多少排队等着进城的人遭了殃。

策马而来的锦帽貂裘少年们,鸟都没鸟守城的兵士,策马就呼啸而过,仿佛城门就是他们家大门一样,而守城兵士对此也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魏闲摇了摇头,看来历朝历代、古今中外从来不会缺少这些权贵子弟,嚣张不可一世,当了熊孩子,然后最后坑爹了。

进了城,魏闲终于明白了,为何有人会说‘百里烟云,不如京城一日’,这京师实在是太繁华了,在京城生活的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骄傲,就连城墙根下晒太阳的乞丐似乎都高人一头似的。

一眼望不到头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气派店铺,来来往往的人流如潮,还有金发碧眼胡商操着古怪的腔调做着生意,京城的繁华不是笔墨可以描绘的出来的。

豪放大气,繁华如烟。

魏闲左手拿着剑,背着书囊,走在北京城,左看右看,应接不暇,宛如土包子一般。就这样看着逛着,不知不觉中已经是到了傍晚时分,魏闲这才开始寻找住宿和吃饭的时间,然后才发现自己到了内城崇仁门前。

崇仁门,是过往运送柴碳车的,叫作柴道。整条大街大概有三里多长,地上铺的是石板路,魏闲粗略数了一下,大约有接近两百多家买卖铺子,过了冰窖口,茶米油盐酱醋茶,只要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无论是吃的、用的,都可以在这条街上找到。

既然到了崇仁门,自然要去内城见识一下。

这京城分外外城、内城、皇城,外城都是平民百姓居住,内城住的是一部分百姓以及商贾、中下级官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