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之中也是有搞政治好手的。
当看到这些南归的当代“苏武”的名单之后,孙权的心中就有一个计划,那就是找个借口“弄掉”一些人。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钦宗的人,他们在靖康之变的时候被掳走了。他们中的不少人还保持着中华大邦的气节,坚决不向金人低头。有些人死了,但是有些人活了下来,这一次被放了回来。
对于市井小民来说,他们对于这些归来者是很欢迎的,他们是抵抗金人的英雄,他们回来了,宋人的力量又强大了一分,金人离他们的灭亡又近了一步。
但是对于那些大人物来说,这些人就是一个麻烦。
这些人和金人不屈不挠的斗争了这么久,从气节上完全没有亏,甚至还是要受到表彰的对象,那么他们的官职肯定不能降,甚至还要升他们的官职,以示对于他们的褒奖。
过去赵构也是这么做的,从靖康之后从北方逃回来的官员或多或少都得到了升迁,比如那个曹勋就是以阁门宣赞舍人升任了观察使,甚至之后还升任了保信军承宣使、枢密副都承旨。
但是这一次回来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跟随回来的有好几十个,如果这些人都得到了升迁,那么朝中的位置根本就不够,会堵住很多人的升迁,也会损害很多人的利益。当时考虑到让南归的官员升官是因为一方面可以鼓励这些人的气节,另外一方面是笃定了逃回来的人会很少。
这样大规模的回归可没有在考虑中。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断了别人的升迁,那就不是杀父母了,而是刨了别人家的祖坟。
虽然回来的这些人有气节,但是气节也不能让别人消去被“刨祖坟”的气。秦桧很知趣的替这些人“升”了一级,不过“升”完之后这些回来的人拿到的都是没有什么权力的散官,终于安抚住了朝廷中那不安的情绪。
这就好比是跷跷板,一头下去了,另外一头势必要上来,朝廷中的官员满意了,那些陪同宣和皇后回来的人就不满意了。他们在北地苦熬了这么久可不是光为了气节,现在他们回来了,但是他们的官位都没有了,只拿到了一些虚名。
在其中还有不少人是钦宗的支持者,他们知道,凭借着自己和钦宗的关系,他们绝对没有机会官复原职的,但是如果努力一下,钦宗如果回来,他们能够捞到更大的好处,但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不行,朝廷必须再乱一点,他们才能提出钦宗才是正统论。因为浑水才能摸鱼。
这堆人中更有不少之人,他们本来在金国好好当着汉官,然后莫名其妙的就变成了“苏武”了,他们身上自然也有着名头,叫做“曲线救宋”,依靠自己在金人的影响力来帮助朝廷。
再加上朝中本来有的钦宗党,他们自然也帮着那些“苏武”们,毕竟钦宗回来了对于他们来说很有好处,因为已经有人在背地里找过他们,告诉他们金人有放回钦宗的想法。
本来这群人并不打算在柔福帝姬上发难的,毕竟这件事情是皇帝的家务事,又过于的敏感了,稍有不慎就会卷入其中粉身碎骨,但是此刻“昏君”正被美色所迷,很多时候都没有上朝,昏君的所作所为已经遭到朝中正直大臣的反对。
现在的水够浑了,所以那些人打算上书。
他们上书的自然是关于柔福帝姬,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像这样的人精即使在浑水的情况下也会尽量让自己不要搅进去的。
他们的确上书了,只不过他们上书的事情并不是关于柔福帝姬的,而是关于另外一件事情。
上书总要有个挑头的人,而挑头的人就是国子监丞叶三省。
叶三省虽然官小,但是他的名声高。他官小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头铁,用比较高情商的说法叫做刚直不阿。他认死理,弹劾别人完全不顾别人官大官小。
从蔡京到秦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