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韩世清还是非常容易坑上司的。在关铃的军队进入福建路,韩世清用讨好的语气询问接下来该怎么办的时候,福建路的那些盗匪已经给了他们答案,因为他们的军队被截住了。
截住他们的是很多盗匪,更为准确的说是很多队盗匪。
看到这样的情况,关铃心中泛起了嘀咕:“诸葛锦那个像骗子一样的师傅究竟有没有真才实学,他的那张咒符可不便宜。”
因为拦截他们的盗匪足足有五千多人,兵力远在他们之上。
关铃在权衡情况,他在思考现在的情况是他应该战还是应该跑。
“现在福建路的盗匪这么胆大了吗?就五千人竟然敢来拦截我们。”韩世清却丝毫没有慌张的意思,他心中很明白那些盗匪的成色,如果关铃有“传说”中的这样强,就那些盗匪完全不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在韩世清的心中,关铃可是可以和金人一战的狠角色。
“关将军,好机会!”韩世清说道,“陛下希望我们这一次在福建路中打出我们殿前司的威风,现在就是我们的大好时机。”
韩世清认为此战他们输不了,只要关铃的战斗力和金人一样强,他们胜算还是很大的。
看到韩世清的样子,关铃的心中也大定,他对于自己的手下有多少战斗力心中还是有一些估计的,虽然他的手下号称五百校刀手,但是这些校刀手的战斗力在他们的造型之下,多多少少有些名不副实,战斗力也就勉强在殿前司的平均水准线之下,比起金人的一线甚至二线军队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但是韩世清这个样子,显然认定了那些盗匪不会是他们的对手,毕竟他过去听说过韩世清的事迹,如果情况不对,韩世清估计早就逃跑了。
“在下解良关铃,来将可通姓名,关某的刀下不斩无名之鬼。”关铃大声喝道。
从对面的旗号上看,他只知道对面有三股人组成,似乎一个姓华、一个姓文还有一个姓颜。他既然认定了是不会输的局,那么他要好好表现,不仅要打赢,还要打出他的威风出来。
“关铃,那个人是关铃,不知道是不是殿前司的那个关铃。”文姓将领悄悄询问姓颜的将领。
“我听说那个皇帝竟然发了十万大军亲自出马来征讨我们,他的殿前司肯定会随同他一起出征,关铃号称他麾下的头号猛将,自然也会出马。”颜姓将领说道。
在许多人的眼中,陛下现在打手牌面最大的就是关铃。
一方面是关铃的战绩还是很不错的,在石梁河之战、甘谷之战中,他表现出来的穿插能力绝对属于顶级名将的范畴,当年的魏延如果有他的能力,说不定诸葛丞相都会考虑来一个子午谷奇谋。
另外一方面关铃交友广阔,一个好汉三个帮,花花轿子人抬人,他的名声经过他的朋友“口口相传”后,让他的名声有些扭曲和远播,再加上诸葛锦的老师诸葛卧龙那个自称为临安第一的说书人,在收了关铃大笔的“买符钱”之后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所以他自发的替关铃宣传了起来,还为关铃编上了不少的段子。
那个华姓的将领显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听到过关铃的段子。
“哈哈哈,你就是那个关铃,听说你很厉害,我来和你较量一番,听说你依靠着女人才成功找到去战场的路。”华姓的将领哈哈大笑道。
段子都会是失真的,在他听说的诸葛卧龙的版本之中,关铃在石梁河周围迷了路,误入了某个山庄,被山庄的女主人招为了夫婿,然后才找到去战场的路。
这个故事中充满了战争、艳遇、赘婿和神话,深受临安人的喜爱,就是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作为故事的主角关铃并不喜欢这样的段子。
所以这个故事诸葛卧龙并没有说上几次就不说了,只是不知道这个段子为什么会转到了华姓将领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