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可!”何铸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孙权的决定。
“陛下,这个不妥!”韩世忠也跳了出来。
除了这两个人之外,朝廷上其余的人似乎并没有提出反对的打算。
因为他们不敢反对。唯一有能力反对的人是秦桧,但是他早就知道了这个决定,所以也没有进行反对。
而孙权所做的决定就是将立赵瑗为皇子。
这件事情对于朝廷上的众人来说有既视感,因为在靖康年间,也发生过同样的事情。
众人之所以不阻止这件事情,原因就是他们不想得罪赵瑗,这个世界上没有比阻止别人获取权力更让糟人记恨的了。万一在场的人说错了话语,很有可能倒霉的不仅仅自己,说不定他的九族还要对他说上一句“听我说,谢谢你”。
何铸和韩世忠只是坐在公心的角度才阻止这件事情的,何铸只是觉得这种事情不妥,非常的不吉利,很容易重蹈靖康年的覆辙。
而韩世忠则完从军事上进行考量,赵瑗必然要带走一部分的兵力,这让大宋可用的士兵又少上了不少,再加上万一陛下真的做出和过去徽宗同样的事情,那么整个宋人的军心肯定会崩溃。
最令韩世忠担忧的是,那时候的他肯定在合肥被金人重重包围,一旦军心崩溃他连撤退都很困难。
韩世忠和何铸将视线对准了秦桧,在他们的心中,秦桧是有能力劝说陛下改变自己的决定,但是此刻的秦桧却好像睡着了一下,对于发生的事情充耳不闻。
因为秦桧和唯三知道朝堂之上会发生这件事情的人,在陛下说出这句话之前,他就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了。
剩下一个知道这件事情的并非是当事人赵瑗,而是赵鼎。赵鼎之所以没有出现在朝堂之上,是因为孙权打算让赵鼎陪伴着赵瑗。
虽然朝廷上反对声很小,但是孙权清楚的知道,朝廷中的这些人心中疑惑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韩世忠那些坚决的主战派,如果没有办法安定他们的心,恐怕之后会对军心造成很大的阻碍。
“我不会放弃临安的。”孙权说道,他的这句话语让韩世忠等人松了一口气,“即使我离开临安也只会北上,而不会逃跑。”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孙权现在甚至想着去长江上和金人打上一场。
“国家没有储君,那么我一旦战死了,那么我们大宋就四分五裂了。”孙权的话语非常的直白,但是他的意思很明确。
战场上随时随地都有意外可能发生,当年石梁河和濡须口的时候,金人没有一举灭亡大宋的打算,孙权也完没有想到继承人的问题,那时候大宋的问题太多了,继承人只是一个小问题。但是现在大宋国力蒸蒸日上,所以才会将继承人的问题出现。
听到了孙权的解释,主战派们的心安定下来了,原来这时候立继承人并不是要人进行顶缸,而是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打算。
同时孙权也揭开了一个谜底,那就是赵鼎去哪里了。原来赵鼎并不是因为他是钦宗的党羽而被处理掉了,而是陪伴着赵瑗前去福建路了。
在这个安排之下,赵鼎从昨天的无人问津避之不及的人物,一下子变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在下了朝之后,他家的门口都快要被被人踏断了。
原因很简单,陛下没有逃跑,秦桧没有逃跑,没有人敢从临安提早逃跑的。虽然有部分人拿着各种各样的命令离开了临安,那也要有这个势力才行,能够弄到命令的人压根就不用去求赵鼎。
赵鼎对于这些人是深恶痛绝的,这些墙头草和胆小鬼放到平时赵鼎绝对会参上一本,但是这一次他却没有做。
因为陛下交给他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将一些关键岗位上不可靠的人带离临安,这是处理这些人最为稳妥也最有效的方法。
比如现在在赵鼎面前的临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