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又出事了(1 / 2)

庆荣华 千年书一桐 1789 字 3个月前

从阿梅这,曾荣得知朱恒一早出门了,午时多才回来的,并未听到什么传闻。

至于阿梅,倒是早膳时从太后身边的宫女太监和掌事嬷嬷那察觉到点异常,一个个板着脸大气不敢喘一下,显见得是出了什么大事,可别人不说,她也不敢问。

曾荣正要告诉她时,忽听到外面阿春和朱恒说话的声音,曾荣忙迎了出去。

犹豫再三,曾荣没有和朱恒提起此事,倒不是想刻意瞒着朱恒,而是觉得自己一个未成亲的小姑娘去搬运这种消息难免有失口德和体面,更别说,朱恒素来比较敏感,难免不会多想。

这不,得知曾荣要把这幅画带走,朱恒还老大不高兴,说是他留给自己看的,且画中的女子又没有正脸,即便传出去,外人也未必会联想到曾荣。

“再说了,这幅画和我母亲的画挂在一起,旁人若真问起来,我可以说这是我”

后面的话朱恒没有说出来,再说下去,他就该拿曾荣比作他母亲了,委实不妥,只得自嘲一笑。

曾荣怕他尴尬,忙问起他上午去见欧阳思可有什么进展,才知他今日碰上阿华了。

“阿荣,你妹妹阿华,她,她和”这话说到一半朱恒又顿住了。

不知为何,今日在那见到曾华和欧阳思的互动,他总觉得不太对劲,不过当时忙着请欧阳思替他针灸,没有多想,事后在回宫的路上细细琢磨了一会,他才明白哪里不对了。

首先,曾华看欧阳思的眼神就不对,不像是一个八岁小姑娘,有羞涩、有倾慕、也有疼惜,却独独没有八岁孩童的懵懂无知。

其次,曾华是带着丫鬟去的,可朱恒几乎没怎么看到丫鬟动手做事,全是阿华亲历亲为地打点欧阳思的家务,自己动手做早膳,自己动手洗衣服和整理屋子。

可据朱恒了解,曾华在曾荣进宫后就搬进了徐家,徐家给她配了丫鬟和婆子,每月也有固定的月例,待遇堪比徐家的正经小姐。

这就怪了,一个八岁的小姑娘,两年没接触这些粗活,却依然做的如此顺手如此熟练,难不成她六岁之前就已习惯了这些

怎么可能,就算父母和两位兄长无暇顾及到她,可以曾荣的善良和能干,必不会让她吃这种苦头,否则,当初阿荣也不会在前途未卜的情形下非把她带到京城,为的不就是怕自己不在身边,这个妹妹会吃苦会被欺负么

总之,朱恒觉得这个阿华怪怪的。

可话到嘴边,他又咽回去了。

不管怎么说,对方是一个才八岁的小姑娘,他不知她曾经历过什么,不能贸然去评判她的为人和品行,有失君子气度。

曾荣一下就听懂了朱恒的意思,她能想象到当时的情形,她自己也不止一次见过阿华提到或听别人提到欧阳思时眼里的光彩,她也不是没有暗示过她,可转而一想,都是重活一世的人,生活不易,何苦逼着她去压迫自己的天性

左右她还小,才八岁,世人应该不会以恶意去揣摩一个孩子的心性,哪知她到底还是高估了她的自制力,终是被人看出了异常。

曾荣自是相信朱恒没有恶意,故而,听了这话,她笑着说道“阿华和我寄住书院时就同欧阳大哥混熟了,彼时为了避嫌,欧阳大哥都是带着阿华上山去采药,也教她读书认字,阿华很喜欢这位大哥哥,说比自家的两位兄长还亲切,在她心里,这位救命恩人不但救了我的命,也救了她的命。”

最后一句话是最大的实话,只是朱恒没有听懂。

不过朱恒倒是释疑了,或许,小姑娘只是单纯地倾慕于这位欧阳公子,会治病救人,也会念书,人也温和善良,长相也清秀,气度又儒雅,弱冠之年就中举了,前途无量,小姑娘会喜欢也正常。

放下此事,朱恒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