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敦煌(1 / 5)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205 字 2022-09-11

敦煌。

西出阳关无故人,河西走廊的最西端,甚至大明朝一度被放弃的嘉裕关以西七卫地,长期被叶尔羌汗国统治着,回纥等也早随叶尔羌改信。

,被称为缠回。

皇帝在新年前,出嘉裕关,出玉门关,一路进了敦煌。

辽阔的大戈壁,连绵起伏的沙山。

目之所及,皆被白雪覆盖,一片沙海雪原。

月牙湖边,朱以海对敦煌有些失望。

这里曾有灿烂的汉唐西域敦煌文化,可如今几乎寻不到什么影子,尤其是大明放弃关西七卫后,敦煌联通西域中原的交通枢纽地位也不再了,尤其是在明朝,曾经汉唐时以汉人为主体的敦煌文明,也在历经西夏蒙元后,汉人零星稀落了。

“朕这一路西来,心中想的最多的是归义军。晚唐之时,张议潮推翻了当时吐蕃贵族在沙洲持续了六十年的统治,他建立归义军,此后西尽尹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百万之家,在河西走廊持续了一百一十年,从晚唐一直到了北宋仁宗之时,何其了得?”

在隋唐之时,西域还有个高昌国,也是由中原汉人建立的,可相比之下比起这个归义军却相差甚大。

最让朱以海佩服的地方在于在唐末那个时候,张议潮能够在起兵夺取河西后,还能够入朝,可惜在那个时候,归义军的起义和内附,对于当时病入膏肓的晚唐朝廷来说,也是复杂万分的,他们既欣慰又忧惧,天高皇帝远鞭长莫及。

文安之陪皇帝坐在月牙泉边,

敦煌是一片绿洲。

四面黄沙,曾经这里也十分辉煌灿烂,是丝路要道,但后来玉门去尹吾、哈密已经不需要经过这里了。

这里也就此衰弱。

漫漫黄山堆积,似乎随时能把这片绿洲淹没,可神奇的是敦煌却千年长存。

“张骞出使西域,向汉武帝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汉武帝元鼎六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至今一千七百六十一年也。”

“敦,大也。煌,盛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陪坐在一旁的洪承畴笑着开口,“下官来河西后,倒是听说过另一个说法,据说敦煌并不源于汉语,山海经中敦薨是敦煌最早称呼,而敦薨是当地土着语音译,据本地的一些传说,敦煌本是都货罗之译。

都货罗便是当时居住在敦煌、祁连间的月氏人,都货罗也译为吐火罗。”

月氏人曾是西域一支辉煌的民族,他们躲避匈奴西迁到中亚,后来便建立了贵霜帝国,唐代的时候,在中亚还有吐火罗国,大唐还曾设立过吐火罗都护府,位置就在锡尔河流域和阿姆河流域,阿富汗北部,巴基斯坦的西北,以及尹朗的东北等地。

文安之则道,“敦煌曾经确实居住着月氏人,也还有乌孙人和塞人,更早则是羌戎在此游牧。”

匈奴人赶走了月氏人,占据了整个河西走廊。

然后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右击匈奴,使整个河西走廊首次纳入华夏版图,增加了河西四郡。

汉代丝绸之路自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继出玉门关和阳关,沿昆仑山北麓和天山南麓,分为南北两路。南线从敦煌出发,经过楼兰,越过葱岭到达安息,西至古罗马。

北线由敦煌经高昌、龟兹、越葱岭而至大宛。

汉唐之际,还又沿天山北麓开辟了一条新路,由敦煌经哈密、越尹犁河,而至拜占庭帝国。

在汉唐时代,西域丝路可以说是中西方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路线,也是最繁忙的国际贸易路线。

直到晚唐之时,先是吐蕃占据河西走廊,然后归义军收复沙州,一度统治河西十一州,后来收缩割据瓜、沙两州,历经张氏、曹氏统治百余年。在回鹘汗国灭亡后,大批回鹘流落河西走廊,最终归义军被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