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赶集(2 / 3)

农业狂魔 好多牛 3951 字 1个月前

工回来,我给他炒一盘。”

“那感情好,来年肯定生个大胖小。”

“给我也来一块。”

余阳忙活片刻,眼看围观的越来越多,想买的却越来越少,干脆让大哥挑起编织筐,深入集市,找个临近羊汤馆的空地,继续叫卖。

片刻后,羊汤馆老板装了一大兜回去。

如是再三。

咸菜店、驴肉馆、拐角楼饭店……

等走到集市的一半,四个编织筐全卖光。

余阳就近找个理发店看看表,还不到下午两点。

随后揉揉饿了一天的肚子,低头数数筐子里的钱。

铺满火炕的豆苗,大约有6平方,撕扯成20x20cm不等的小方块,足足有150块。

一块卖两元,收入高达三百。

“这才刚开始啊!”

余阳开心之下,花十块钱,买了十个肉壮馍,打算一半现在吃,一半留到晚上吃。

不曾想,走了没几步,就被大哥一个人啃光。

“那啥,给我来50块钱的肉壮馍。”

“现做,要等会。”

等待的时候,余阳跑去买了几条扁担,顺便物色了十几个大号编织筐。

豆苗跟豆芽不一样。

豆芽乱糟糟的一团,丢筐里就行。

豆苗却不能压,必须分层放置,否则卖相不好。

有了这些大号编织筐,回去让大哥用竹片扎一些大小不一的篦子,从编织筐底部,按照豆苗高度,一层一层往上摞,等卖的时候,往外拿也方便。

“最好再买点保鲜膜,至少咱要确保买家把豆苗放在地窖里,隔上三五天拿出来也能吃。”

可惜余阳闲逛许久,只找到了给棉花苗保暖的塑料膜。

但这东西有毒,不能保鲜食材。

“看来得凑空去趟县城。”

返回油炸肉壮馍的摊子,50个肉壮馍已经装进两个塑料兜。

余阳低头从筐子里数钱,“一块、两块、三块……”

刚数到42,旁边有人打招呼。

“三元,来赶集呐。”

三元是余阳的小名。

据说出生那天,有个大和尚来化缘,爷爷为了讨喜,给了对方三斤粮票和三块钱现钞。

大和尚喜上眉梢,直言娃娃与三有缘,赐名三缘。

爷爷闻言,瞅到递出去的三块钱,懂了,回头就把‘三元’给孙子当了小名。

在另一个时空,这个带有浓浓乡音的称呼,随着年龄增长,以及外出上学、留在城市搞工程,逐渐成为一种回忆。

如今再次听闻,余阳忽然有点小心悸。

放下手里的毛票,扭头瞧一瞧。

赫然是自家亲叔,余老六。

“六叔啊,还没回去?”

“再逛逛,你那豆芽鼓捣的怎么样了?”

“还行,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债还了。”

“真的假的?”六叔说完,瞅到两大兜子肉壮馍,“咋买这么多?”

“为了泡发豆芽,请了俩技术员。”余阳拍拍大哥的肩膀,“今天接风。”

“泡发豆芽,还要技术员?”

“21世纪,什么最重要?”

“啥?”

“人才!”

“???”

“走了。”

余老六目送余阳离开,吧嗒一口旱烟卷,眼神有些迷离,嘀咕道:“泡豆芽,真那么赚钱?”

壮馍摊老板的媳妇正在和面,闻言抬起头,“你没看他那半筐子毛票?”

“以我多年经验,少说三百块。”壮馍摊老板撅撅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