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硕最终还是选择投稿给了JHEP,也就是核子组织旗下的《高能物理学杂志》。
这是对于粒子对撞实验分析数据的研究,投稿给JHEP领域对口,发表也更容易一些。
换做是其他的物理杂志,可能要经过漫长的审稿期,因为在国际物理领域,他个人的影响力很难说,有些人是认可的,但有些人是不认可的。
在完成投稿以后,张硕就感觉很轻松了。
他继续做着NS方程的研究,还抽时间开设了一节理论物理的公开课,讲的就是力学基础模型和表达问题,课程受到了学校内很多的关注,和上一次一样,来听课的学生也占满了教室。
在完成了课程以后,半学期的教学工作就结束了。
这是学校的优待。
年后最受关注的是高能所的新一次实验,学校里有些人要去参加实验工作,还包括罗勇军。
张硕也打算去高能所的实验基地,但并没有打算第一时间去参与实验工作,还是后续几天再过去,实验受到关注是因为cp组的发现。
所以cp组的实验工作才是焦点。
张硕对于实验非常有信心,Cp组发现的粒子运动偏离绝不是偶然,如此明确的信号,再加上系统任务的肯定,也就代表每一次实验都会有发现。
现在的实验比上一次的强度高,信号自然就会更加的明确。
这次的实验和上次不同的是,核子组织派出了工作组参与到实验工作。
如果能再一次发现粒子运动偏差的明确信号,两个机构就会同时发布实验成果,也等于是对新发现的再一次肯定,现象基本就可以确定下来了。
不过更多没有参加实验工作的物理学家,更加关注高能所计算中心发布的大型实验偏差分析数据。
Cp组的新发现信号固然明确,但数据都是摆在明面上的,超子衰变的实验数据过于单一,粒子的运动、辐射、能量等都是固定的,也就导致无法从数据分析角度进行研究。
粒子对撞实验就不一样了,参数很多、逸散的粒子种类丰富,即便是到现在,有些团队还是能从粒子对撞实验数据中发现一些新的东西。
这样就可以从实验的偏差分析结果,以数据分析以及理论角度去研究,为什么实验中会产生能量差以及和模拟的偏差。
就像是网络舆论的情况,时间过了半个月,又出现了很多新的理论研究发布出来。
绝大部分的理论研究都没什么意义,看一下就让人很难相信,所构建的数学体系大多也都是设定,而不是真正的推导。
这些研究都是发布在影响力小一些的物理杂志上,极少能有理论发布在顶刊杂志上。
顶刊杂志,审稿还是非常严格的。
在针对大型粒子对撞实验的偏差分析数据研究方向上,只有那些数学逻辑严密,并能够获得顶尖物理学认可的研究,才有可能发布在顶刊杂志。
《科学-物理》杂志就发布了一篇相关的理论研究,并带来了近一个月来最大的影响力,作者是宾州法尼亚大学的艾萨克-里斯教授。
艾萨克-里斯,是有些名气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一直致力于反物质、暗物质的研究,并进行弦理论数学表达方向的论证。
国际物理界来说,一个纯理论物理方向的学者,能达到‘有些名气’就很了不起了。
一则是因为,理论物理往往不受重视,尤其是近些年时间来,没有新的理论研究论证,都是做以前积累的研究,就很难有什么大成果。
另外,理论物理的成果不能被验证,就只是一些数学表达,对于深层次物理现象的解析,也很难引起重视,甚至可以说,完全脱离普通人群体。
艾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