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空中离子炮!颠覆格局的超级武器!(1 / 4)

航天部门早已经有了‘以引力技术为基础发展航天科技’的计划。

腾云1型飞船研发的过程中,他们就考虑正式开始研究,召开了几次内部会议还是决定再等等。

航天部门的专家们认为,应该让航空飞船研究进行探索,他们可以借机吸取经验,减少不必要的研发支出。

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原来航空、航天是两个领域,不管是动力和能源都是如此,航天的动力是研发火箭,卫星或其他航天设备发射到太空中,绝大部分应用都是太阳能。

航空用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动力则是航空发动机。

航空领域的飞行原理,是依靠推动空气保持飞行,而航天要面对的是空气极为稀薄的太空环境。

两者的需求存在根本性的不同。

有了引力技术和氢弹电池以后,航空、航天就变得具有一致性,都可以依靠引力技术来推动,把氢弹电池用在主能源。

当引力技术得到了技术革新,航天部门就认为航天科技迎来了大发展的契机。

在航天部门的计划上,知道航天飞船是第一步,下一步应用航天飞船来探索月球,再下一步是冲出地月系。

蒋学斌是相应技术研发的二号负责人,他希望能够了解引力和氢弹电池技术。

在介绍了一番航天发展计划以后,他又问起了引力技术的情况,主要是能制造多少倍率的引力以及覆盖范围有多大。

他说并没有说起具体的数据,只是预估了个强度数字,“我们只是做了实验,确定了技术,具体的能到哪一步,还是要看研究。”

“我估计,两倍(地球引力)应该没有问题。”

蒋学斌对于数据还是很满意的。

实际上,航天领域对于引力强度的需求,赶不上航空领域,主要是因为,航天不需要考虑飞船的灵活性。

什么加速度都不重要。

比如,从地球到月球,一直能有加速就可以,哪怕加速度只有1/s,积累上一个小时也达到了每秒3600米。

如果是一天时间,就能超过每秒八十公里,速度已经相当快了。

引力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不用考虑所谓的第一宇宙速度,因为飞船能无视地球引力,即便每秒只飞一米,也可以慢慢脱离地球。

1/s,不断加速积累,速度也会变得非常快。

举例来说,常规的航天器从地球升空,进入地球轨道,再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加速,最终抵达月球需要一个星期以上。

以1/s的加速度持续加速,即便加上减速的过程,只需要不到三天时间,就足以安稳的抵达月球了。

更不用说,两倍地球引力,带来的是十倍以上的加速度。

从地球到月球,甚至只需要几个小时。

引力飞船还有一个好处是灵活、简单,有源源不断的动力驱动,不需要考虑地球引力、地球轨道,就不需要做复杂的计算,甚至比驾驶飞机飞行还要简单。

在说完了技术需求以后,蒋学斌就和张硕谈起了航天科技的难题。

航天科技最大的两个难题,一个是能源,一个是材料。

氢弹电池,解决了能源问题。

但材料,比能源更难以解决,航天科技发展需求各类能抵御复杂宇宙环境的材料。

现在所使用的材料,只要上过一次太空就要被废弃。

这也是航天飞机被放弃的原因。

两人正谈着的时候,航空材料院朱贵走了过来,张硕立刻指着朱贵道,“蒋院士,材料的问题你可以和朱院士聊聊。”

“哦?”

“朱院士手里有个项目,可能会造出很多新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