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港岛市民哪怕是不吃不喝都得需要120年的时间。
“三千港币?”
邵维钟吃了一惊,作为屈臣氏地产的负责人,他很清楚现如今港岛的房价,也就是一千以下,而且如今正碰上了港币贬值,移民潮兴起,地产隐隐有着崩盘的迹象。
要不然怡和置地,也不会那么快妥协。
这时候,起价三千港币每平方尺?
是不是太高了?
看着邵维钟张大的嘴巴,邵维鼎忍不住笑道:“大哥,帝景阁就不是给普通人买的,我们的主要客户,还是鼎峰系各大企业的中高层,以及。”
稳定港岛的房价,并不是说一味地过低就好。
地产过热的时候,屈臣氏地产房价不动如山,稳定供给,拉住这头不断上涨的疯牛。
地产即将崩盘之际,屈臣氏地产逆市上扬,给予市场信心,让全港市民看到鼎峰对于港岛的加码。
稳住大盘,充当着擎天之柱的作用。
如今,随着中英谈判的形势越见明朗。
马岛战争之后,铁娘子发表了几番讲话,都是针对港岛。
引起了极大的波动。
不光是港币贬值那么简单,而是资本的大量流出。
这要是造成地产崩盘,毫无疑问会进一步加剧港币的贬值。
那毫无疑问会重演历史,掀起挤兑潮。
以至于英国糊弄住了国内,同意港币与美元挂钩,形成了固定汇率。
继续阅读
虽然短期稳定住了港岛的经济,但是却失去了调节通胀的功能,成为了兑换券一般的存在,丧失了与瑞仕法郎一样,成为国际货币的资格。
所以,此时此刻,他必须稳定住港岛的地产大盘。
“大哥,你别忘了,鼎峰银行可是在我们手上的,鼎峰系的这些中高层,他们手上有着多少存款,我知道的一清二楚。”
“可以说,只要他们愿意,办一个贷款,买下一套三百万的房子,根本没有任何压力。”
邵维鼎笑吟吟的说着。
“还能这样?”
邵维钟这是真的大开眼界了。
此时此刻,他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这位弟弟对于港岛所拥有的能量,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庞大。
“在鼎峰赚钱,在鼎峰花。”
邵维鼎淡笑道:“我说了,咱们让底下的员工有钱起来了,他们才能拥有更高的消费力。”
“买电器、买房子,他们可都是主力军。”
这盘棋,从1980年,他刚刚回港的时候,就开始下了。
......
过去,邵维鼎一直想要看到的是,港岛地产崩溃,然后当第二个李家城,趁机大肆收购土地和有价值的资产。
可是,现如今,随着他在这个时代,待的时间越久,看问题越深刻。
就越发明白。
港岛地产崩溃,掀起移民大潮,经济崩溃,秩序重整。
如果继续走李家城的路,那他就是第二个李家城。
根本就毫无意义。
可这些,对外严重打击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对内彻底断绝了港岛的未来。
好像就是因为港岛要脱离英国,回到中国的手上,才会经济糜烂一样。
好像,中国真的就治理不好港岛一样。
可是要不是英国的诸多黑手、暗桩。
要不是李家城这些人,一手打造出了超级地产经济的寡头。
港岛会没有明天吗?
港岛市民每天要背负着沉重的房贷,和高涨的物价负重前行。
会因为生活成本太高,各种产业转移,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