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反将一军(3 / 5)

国潮1980 镶黄旗 6585 字 3个月前

艺术偏好。

《李香兰》这部以一个女明星的人生经歷表达反战的东方故事,因为欧洲人缺乏对歷史和角色的了解,观赏乐趣自然要大打折扣。

因此称得上比较遗憾的就是,对这部电影,欧洲片商们普遍不看好,採购的意愿不强,出价不高。

虽然电影里的大场面已经接近史诗级的电影,相当震撼,但总共也就五个片商出价了。

而且还都狮子大开口,要求买断本土的放映权和录像带、原声带的发行权。

具体是,法国的世界电视电影公司出价三十五万法郎。

义大利的美杜莎出价是九千万里拉。

西德的康斯坦丁电影公司出价十二万西德马克。

最抠门的是美国人,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一个代表只肯给四万美金。

至於最有诚意的还是说是法国映欧嘉纳影业公司。

或许是为了阿兰德龙和凯萨琳德纳芙的面子,或许是衝著这不影片的製作成本,製片人皮埃尔·爱德曼报出了五十五万法郎的"高价"。

但也就是如此了,这种价格就跟开玩笑似的,每一家也就是几十万人民幣水平,距离宁卫民和松本庆子的预期甚远,还不如冈本晃卖给菲律宾的价格。

那还一百万呢,而且只有放映权。

所以要是单纯的在商言商,他们连一家都不想卖,甚至就连展位都不需要了。

很明显,如果欧洲的片商都是这种想法,再花钱宣传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可问题是宁卫民就是宁卫民。

他有上辈子做生意的底子,还有这辈子跟康术德学来的能耐,他的商业思路早就开阔了。

看问题不但能居高临下而且能放眼未来,对於要价的手段更是层出不穷。

首先无论是买还是卖,宁卫民都习惯性的喜欢反向去试探一下价格。

如果对方的报价太过不靠谱,他正好可以用对方的话去打对方的脸。

其次,出於对未来世界的充分了解,宁卫民也清楚有些今天显得没有太大价值的东西,但未来的商业前景可谓前途无量。

就比如片库这种东西,就像古物一样,越放越值钱,偏偏在当今却不受重视。

这个年代,无论那个国家,电影最赚钱的都是刚拍出来的时候,然后出录像带再圈一波钱,之后就只能靠租借给电视台播放赚点小钱了。

没什么影响力的影片,还有早年间拍摄的那些老影片,基本上都是放在仓库吃灰的命。

没人懂得这些拷贝在网络时代能够爆发出多么惊人的吸金能力。

除了迪士尼,好像也没多少人懂得ip的重要性,了解ip怎么玩儿,从中能获得多么巨大的经济回报。

所以这年代的版权简直便宜的要命,特别是欧洲电影。

不为别的,就因为整个欧洲不但国家的数量多,还都很小,电影市场也小。

每个国家还都有自己的电影公司,就为了保持电影起源地的荣耀,为了爭夺文化的话语权,每年都在投拍新的电影。

但换算成人民幣的话,大部分出品的影片都是二百万到五百万之间的小製作电影,不比港台地区和日本的製片成本高,也就勉强凌驾於印度宝莱坞之上罢了。

大投资的电影,往往需要几个国家的电影公司合力投拍,就像《佐罗》,《男人的野心》。

那么可想而知欧洲电影的数量、市场和

明星与价格之间的关係了。

宁卫民只要粗略打听了一下行情,简直就在心里乐开花了。

因为哪怕就是阿兰德龙的电影,早期助其一举成名的《怒海沉尸》,还有后来疯卖全球的《佐罗》这样的高质量电影经典,想要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