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东暖阁内。
崇祯皇帝突然长叹了一口气,脸上的神色越发疲惫。
他看了看御案上的一堆奏折,最上面的一份奏折内容中,便是对永昌伯的弹劾。
崇祯皇帝看了几眼,随即便放在了一旁。
“高大伴,对于京城之中的谣言,你可有什么看法吗?”
听得崇祯皇帝的问话,在一旁侍候的高起潜愣了愣神,随即立马回道:“回禀皇上,奴婢只是一个内官而已,不敢妄议此事。”
“无需在意这些规矩,说说你的看法吧!”崇祯皇帝摆了摆手道。
高起潜犹豫了片刻,最终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躬身回道:“皇上,以奴婢的想法来看,这些谣言必定不会是空穴来风,也许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而且,奴婢还听闻在辽东之战时,永昌伯便蓄意的交好各镇总兵,使得各镇总兵都比较听从永昌伯的命令。”
高起潜最后一句话说完,崇祯皇帝的脸色立即就变得难看。
“高大伴,你说的可是当真?”
见得崇祯皇帝望来的严肃眼神,高起潜急忙跪倒在地,面色惶恐的道:“回禀皇上,奴才岂敢说假,这都是一些辽东将领无意间说给奴婢听的。”
高起潜曾经在辽东之时出任过监军之职,自然是与一些辽东将领有些关系。
听得高起潜之言,崇祯皇帝面色阴晴不定,目光闪烁,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良久,崇祯皇帝才开口道:“高大伴,先起来吧!”
“是,皇上!”
高起潜长松了一口气,眼眸深处闪过一抹莫名之色。
......
九月十四日。
随着谣言的愈演愈烈,许多捕风捉影的言官御史为体现自己的存在感与忠心,纷纷向崇祯皇帝上奏,弹劾永昌伯。
这些言官御史邀名卖直,自恃忠心为国,却是陷崇祯皇帝于不义之中。
他们丝毫没有考虑到,若是真的处置了永昌伯这位有功之将,那将会寒了多少有功将士们的心。
或许,这些有功之将以后哪里还敢再为国效力。
而为了应对朝廷的态度与反击言官御史的弹劾,刘博源故意命京城情报司放出消息,他将要率军返回延绥镇,不再接受朝廷的封赏。
这个消息的一放出,立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表明了什么?
永昌伯不接受朝廷的封赏,率军返回延绥镇,这完全是要脱离朝廷啊!
若是朝廷再不拿出态度,那将会引起多大的祸事啊!
说不定,永昌伯将会成为一个军阀的存在,不再听从朝廷的调令。
若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那可是比流贼的祸乱还要严重啊!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