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那个被困在永恒映照领域里面的作者,居然还开新书了?”这是所有被安利了《西游释厄传》的读者的第一个反应。
此前因为刘旭被困在永恒印照领域中的事情,再加上他本身就在选美比赛中大放异彩,所以刘旭的关注度极高,这下又冒出了西游释厄传出来,那关注度自然就更高了,所以几乎所有被安利的人都会忍不住看一眼这本小说。
不过这样的热度也只会让他们看一眼,如果这本小说不好看的话,那肯定就会被丢弃到一边去无人问津。
可问题是,这本小说实在是有些过于有趣了。
主角是一只猴子而不是人类,这是之前300年所有的小说里面都没有出现过的题材和想法,从来没有人想过,把猴子当做主角来写故事。
但凡只要看了第一眼,就会忍不住把后面的文字给看完。
而更重要的是,《西游释厄传》不像三国演义一样的赶客人。
一直以来,三国演义最大的问题都是过于赶客了,那些无法配合着详细的解释词典来看小说的读者,就统统都会被赶走,毕竟第1章看完就云山雾绕的,连写的是什么都看不懂。
但是《西游释厄传》绝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因为其开头的故事相当简单,第1章就是猴子出世,然后在花果山乱蹦达,然后找到水帘洞,成为美猴王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阅读的时候根本不存在门槛,世界观也仅仅就在一个小小的花果山上,任何人都能够看懂,不像《三国演义》,你还得思考六国入秦是什么鬼意思。
而之后的情况也差不多,第2章是猴子感觉到了生老病死,于是决定去寻找神仙,这一章推出了仙神的概念,似乎是一个很玄乎的名词,但是在看惯了各种小说的读者眼中,这不就是一个修炼体系嘛,没啥难以理解的。
所以说之后孙猴子有长达10年的时间是在人世间游历,但西游记原着也就只给了几百字,刘旭差不多也就是这么多字数,只是写孙猴子在人世间学会了人类的狡诈,但又保持了自身的纯良等等人物性格上的变化,并没有过分涉足描写整个人类社会的情况,所以理解起来同样没有什么难度。
等到真正到了方寸山开始学艺之后,总算出现了一些阅读理解上的难度。
那就是对于修仙这个过程,以及其中出现的各种专业术语,需要相当大的华夏文化的铺垫才能够理解。
但一是刘旭用相当清晰的语言白话了这些道家的思想而修炼内容,二是其实读者对你怎么修炼的并没有什么兴趣,他们只需要知道你在修炼就可以了。
这就好像起点作者们创造了最少上千种不同的修炼方式,但从来不会有读者会真的思考该如何修炼这个问题。
相反,随着不断刘旭不断的深入描写各种和道教有关的知识与常识,读者们开始一点点的了解华夏的文化特征,所以说这个过程非常缓慢,但现在不会让读者感觉烦躁和填鸭。
而这个时候,修仙这个修炼体系的优势又体现出来了,虽说大部分读者都不会考虑小说里面的修炼体系该如何修炼这样愚蠢的问题,但是修仙这个体系是华夏人花了2000年的时间慢慢琢磨出来的,虽说古往今来还没有一个真实可信的修仙成功的案例。
但最少华夏人用了2000年的时间做实际体验,搞大量的临床实验,加在一起弄出了几十亿的文献资料,构成了相当于一整个学科的庞大资料了。
所以别看修仙,还没有一个成功的案例出现,可整个修真体系是非常完善的,而且在前期的冥想,打坐,甚至是练气,那都是有迹可循的。
所以当这样一个修炼体系,第1次通过小说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无数读者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非常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