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良人(2 / 3)

公孙弘道:“或许借助浩然正气感应时带来的法力就会产生变化,从而助推你实现飞纵术上的这种想法!”

“这样子?”

张学舟念念,一时感觉自己开了窍,一时又感觉自己没开窍。

他嘴里念叨叨,不时在峭壁上走来走去,寻求着可能的天人感应。

公孙弘则是脸上有些阴晴不定。

作为一个大儒,他可以承认自己学识不如董仲舒,但公孙弘没法在小辈面前丢面皮去承认自己啥也不知道。

反正大家当下都不懂,那他就从理论上瞎编。

只要大方向不错,他瞎编也有三分道理。

虽说他自己也不会,但嘴巴必须会讲。

“那些没下过地的还能去指导农夫种地,我凭什么不能这么说?”

他想起儒家典籍中记载曾子提及吾当三日自省吾身,公孙弘进行了深深的反省,他最终觉得自己没毛病。

“传道、受业、解惑,我给人解惑是儒家宗旨,说不定他都没想过这方面,或多或少也能提醒到他!”

对于自己未曾验证过的事情信口开河,公孙弘话说出后不免又进行了理论上的反推。

反推了一会儿后,他这种空中楼阁推导方式也没什么确定结果。

“天地有浩然正气……”

公孙弘想了一会儿,不免也开始念诵浩然正气篇,寻求自己打基础接触最基本的天人感应。

他迎着湖风诵读,只觉整个人精气神通透,隐隐间欲要感触到天地间有种特殊的能量。

如同吞服丹药一样,只要他能吸收那些能量进入身体,公孙弘觉得自己法力就会产生恢复性,从而越堆越多,直到身体法力满溢为止。

隐约中,他只觉自己踏入了一片属于自己独有的天地。

天地间无数如雪花一般的白色光点坠落,也引发了他身体内法力的共鸣。

“我体内的法力在增长!”

“有了此决,这一年下来的节约的法力何其多!”

“一年下来如此,三年、五年、十年,这其中较之其他修士省却的法力是何其之多!”

“无怪乎仲舒可以做到术法繁杂多样,而我等就算是有心也难于全面学习!”

“如果不在意学派区别,早一些向仲舒点头请教就好了,我也不至于因为修行贫苦如此多年!”

“可喜,可恨!”

……

公孙弘心中的思想非常复杂。

他对自己引动浩然正气有喜悦,但他也对自己如此年龄才引动浩然正气而悔恨。

以他六十余岁的年龄,但凡早一日如此,他这些年累计下来节约的法力是何其多,哪怕多修行三五种术法到炉火纯青也未必没可能,而法力恢复也会带来冲击境界更为便利的因素。

但凡种种,一切都只需要他早一些向董仲舒求学,又或去听董仲舒讲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忘了孔圣教导,自持年岁高仲舒二十载,心中也有年长者的倨傲……”

公孙弘口中虽依诵读浩然正气篇,但刹那的心态来回变化。

而在公孙弘后方,张学舟的心态也非常复杂。

他注目着公孙弘牵引的浩然正气,脚底轻风随之涌现。

借助公孙弘牵引踏入浩然正气的天人感应,他对比下来终于发现了一丝共通性。

公孙弘说的没错,万法不离其宗,只要寻求了共通,这确实能将这种天人感应推向其他术法。

至少张学舟借助公孙弘的天人感应的对比,他开始实现了自己在飞纵术上的另一种感应。

他施法较之此前更轻松,消耗的法力也有小部分削减。

飞纵术作为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