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扫尽凡尘哀(1 / 2)

春花奶奶 观景 1088 字 5天前

随着主祭祀人的话音落下,就见朱氏如履平地般站在搭建的台阶上,一步步沉稳地走上去,待到了指定位置后稳稳地站定。

“各女眷喊老祖宗喽!”主祭人扯开嗓子高喊出声。

随即,四周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哭喊声,钱月鹅与李氏,春桃带领着妹妹与表姊妹,堂姊妹们与一众小辈如杜鹃啼血般哭喊起来。

“呜呜呜,娘欸,娘啊,回来看看孩子们吧!”

“婶子欸、姑姑啊,您咋就这么狠心走了呢?”

“娘啊,您回来吧,让大嫂为您拂去身上担子。”

“奶奶,奶奶啊!”

“姑奶奶啊,呜呜呜呜……”

所有宾客只闻哭声震天中“噼里啪啦”之声也不绝于耳,那是大米如雨点般打在木材上的声响,还有那没被接住的零星几个,落入地面,喂养了地面生灵。

此声乃是朱氏泼出来的,在哭声响起的瞬间,她犹如狮群领头雌狮,手持簸萁,用尽全身力气将其中的大米如天女散花般泼向棺椁顶上。

大米散尽后,呈现一片光明之色,就着阳光似老太太满头银丝在闪耀。

朱氏看了看见基本都在,满意的点点头,随即一手持长扫把仔细地扫着棺材上面的米粒,一手持簸萁接住。

期间手中之物寸许未离开过,只因这是承接责任。

朱氏低头扫得极其认真,仿佛这些大米是婆母一生的心血结晶,其实这些都是婆母一生扛在身上的重担与责任。

不然这半簸萁大米,只有零星落入地面几粒。

(三合村习俗,落入棺材上的粮食多少,代表这家婆婆一生劳苦多少,身上担子重量几何。)

这会子,朱氏只希望这满棺顶的大米都被自己扫尽,好让婆母轻松离去,下一世无忧无虑,身上没有任何担子,轻松快乐一生。

在三合村,流传着这样一个习俗:家里婆母去世,起灵前会让长媳手持装了大米或小麦(粮食)的簸萁,如仙女散花般泼向棺材,然后再让长媳如接重任般将其扫干净。

至于那棺椁之下的,乃是活人口中留出喂地上生灵的,此乃万物皆为道。

今生你为人,怎知下一世还是不是?地下这些生灵,万一是其他道的引路人(大能)呢。

故,此时的几粒粮食,为它也为己。

而朱氏此举意为:老太太一生为家庭鞠躬尽瘁,这往生路上岂能再让这些凡尘俗世缠身。

而长媳作为婆婆的接班人,她这一扫,犹如春风拂面,了却了婆母最后一丝凡尘,此后再投胎,必将一身清爽、安泰。

而,此番也寓意,长媳彻底成为接班人,管理后代子孙。

“好!夫贤妻良为儿孙,儿孙满堂送终来!”主祭人站在一旁,面带微笑地看着朱氏。

只见她神情专注,动作娴熟地将簸箕里的大米仔细地装进袋子里,然后轻轻地放入棺椁的卡槽内。

(此意为,逝者一生功绩皆在这布袋内,将护其往生之路。)

主祭人对朱氏的认真态度非常满意,不住地点头称赞,紧接着喊道。

“准备准备起灵了……”

话音未落,训练有素的礼部官吏们立刻上前,迅速而有序地拆卸掉木架,搬走周围的障碍物,为棺椁腾出足够的空间。

紧接着熟练地为棺椁布置外观,给它穿上“凤凰羽衣”,让棺椁看起来更加威严肃穆。

与此同时,皇杠手们也毫不怠慢,紧跟着上前将皇杠摆放整齐。

张有福身体有些颤抖,他在张明的搀扶下,缓缓地站起身来。与他并肩而行的是王春虎,两人一起迈着缓慢而坚定的步伐,朝着棺椁走去。

他们的身后,紧跟着手持招魂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