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青红与青绿起争执时已是第二日晨起梳头时。
李毓灵一边由蜜竹伺候着梳头,一边主动问起:“青红呢,怎不见她,昨日落水可有染风寒?”
枣冬为李毓灵整理完床榻,走到李毓灵跟前就听到她问自己,枣冬便低头乖乖答了:“回姑娘,青红昨日受了罚,今日告假了。”
李毓灵恍然:“二叔母昨日将青红讨了去原是兴师问罪的。”
枣冬不吭声,蜜竹梳头发的动作更加谨慎。
这二位婢女虽听着瞧着眼前主子神情无不悦,甚至还带着若有似无的笑,语气也是温柔轻缓的,但就是让人觉得主子生着气呢。
她生起气来不外露,但总给人一种威压。
枣冬想起从前在长燕堂是伺候时跟着老太君见过的许多贵女,像李毓灵这样气质浑然天成的,她见过的鲜少。
李毓灵从前虽有蔻枝伺候,但往些年并没有摆过主子架子,后来给蔻枝立了规矩,也并不上太傅府这些条条框框。
她如今这幅不显露表情却让人觉得威压十足的模样,是学了那两位县主。
在遇仙楼当令官时,她就因为这样压抑的气氛喘不过气,当时她在县主与那些贵女眼里也不过是半个奴,如今学了她们的行事作风,果真是当时自己的反应。
李毓灵在心里叹了口气,她要学的还有很多。
“今日我要出门去,但不必刻意打扮。”李毓灵对着蜜竹说道。
蜜竹吞了下口水,慢一拍应声。
李毓灵注意到蜜竹今日比往常话少了些,想来刚才自己照猫画虎的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奴婢差人去套马车。”枣冬道。
“不着急。”李毓灵制止了枣冬,她笑了笑,“你先差人去与二叔母说声罢。”
“是。”
枣冬从房内退出去,蔻枝与她擦肩而过,手里拿着食盒。
大房本有厨房,但李琨和平日里吃食都是从长燕堂的厨房那儿送来,所以大房的厨房一直都未开火。
如今李毓灵来了府里,府里就新请了厨娘,听说是从江南来的,格外擅长做糕点。
蔻枝将早膳布好,李毓灵坐在桌前,一边用早膳,一边在脑子里想事情。
等用完膳,葳蕤居的院子里就来了一群人,是府内养着的木匠,为首的与枣冬解释,枣冬听完后进屋朝李毓灵禀报:“…是三少爷差人来给姑娘做秋千的。”
秋千?
李毓灵觉得李琨和这主意来的莫名其妙,她不曾记得自己与他有说过什么秋千的事,还是这秋千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被王家厢房内的画卷与花盆摆了一道后,李毓灵如今总是忍不住多想些,她毫无根基,每一步都要走得小心谨慎。
枣冬还站在原地没有离去,李毓灵听见外边传来的隐约的呼喊声,问道:“可还有事?”
枣冬犹豫了一下,道:“…三少爷差人传话,今晚可否来葳蕤居一同用晚膳?”
枣冬知道李毓灵今日要出门去,但不知道李毓灵出门做何事,也不知去哪里,何时回,对李琨和身边的人来问话,她哑口无言。
李毓灵道:“三少爷喜欢吃什么就吩咐厨房做,晚膳前我会回来。”
这是要把枣冬留在府里的意思。
蜜竹平素不跟在李毓灵身后跟着出门,她擅长做刺绣,就一直待在葳蕤居给李毓灵做衣服或是荷包。
剩下的青绿,李毓灵也不带,青红更别说,今日告假。
枣冬默不作声将视线放到服侍李毓灵用膳的蔻枝身上:
姑娘真是看重蔻枝啊。
若是李毓灵的眼睛完好,看穿身旁一众婢女的心思并非难事,可惜她眼睛视物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