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以磁石为引,理解天星!(1 / 2)

高要深知,自己所带来的种种变革——无论是冶炼技术的飞跃式进步,打造出更坚韧锋锐的兵器与农具;还是那些高产、耐旱的奇异作物种子的推广,使得粮食产量倍增;亦或是那威力惊人的“黑火药”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形态——这些固然惊世骇俗,但多少还是有些“迹”可循的。

在萧何他们看来,这些或许可以被理解为某种极其高深的格物致知之道,是对于已知材料的某种前所未见的、精妙绝伦的应用与组合。其底层逻辑,依然建立在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框架之内,只是将其推向了某个不可思议的巅峰。

但“寿命”、“长生不老”……这完全是另外一个层面的概念了!这触及了生命的终极奥秘,是连孔孟圣贤、老庄先哲都未能参透、只能寄托于天道轮回的领域。它虚无缥缈,无迹可寻,完全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畴,甚至带有浓重的神怪色彩。

要让这些深受传统思想熏陶、思维模式已然定型的古人,去相信并理解一种基于“磁场能量”的、近乎科学解释的长生可能性,其难度无异于登天。萧何、张良他们暂时无法理解,甚至心生抵触,也确实在情理之中。

“天星的事情,你们知道么?”

高要不再纠结于他们此刻的信任问题,而是一边引领着几人,沿着一条隐秘而幽深的阶梯,向着骊山深处、秦始皇陵寝的方向走去,一边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试图用另一种方式引导他们的思路。

“天星?”

骤然听到这个陌生的词汇,萧何和韩信脸上都露出了茫然之色,微微一愣,显然从未听闻。唯独博闻强识、尤其对前朝旧事和各地异闻多有留意的张良,眉头微蹙,沉吟片刻,似乎从记忆的角落里翻找到了相关的信息。

“王上说的,莫非是秦始皇三十六年,坠落于东郡的那块天外巨石?据传,那巨石之上,还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的谶语?”

“不错,正是此物。”高要肯定了张良的说法。

“臣下听闻的后续是,始皇帝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认为是不祥之兆,更是有人故意作乱,于是派遣御史前往当地逐户排查,未得结果后,便将那块陨石连同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焚毁,以绝后患。王上此刻特意提及……难道说,其中另有隐情?”

张良自然清楚,那石头上刻的字,多半是六国遗民或反秦势力所为,意在动摇秦始皇的统治威信。但他对这块石头本身的下落,却从未深究,毕竟,没有人会将反秦的真正希望寄托在一块来自天上的石头上。

“这就是我所说的天星。”高要的声音在幽暗的通道中回荡,带着一种神秘感,“而且,这块天星,蕴含着一种极其特殊、超越常人理解的能量。它,并没有被真正焚毁。那不过是始皇帝为了掩人耳目,故意放出的烟雾而已。他秘密派人将天星的核心部分收集起来,运回了咸阳,最终,安置在了他自己的陵寝深处。”

他顿了顿,给几人消化这惊人信息的时间,然后继续用类比的方式解释道:“之前,你们在视察将作监下属的冶炼工坊时,应该都见过那种能够吸引铁器的磁石吧?”

听到了高要的问话,几人都是点头。磁石这东西,对他们而言并不算陌生。实际上,早在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就有“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的记载,《吕氏春秋》中亦明确提到“慈石召铁,或引之也”。因此在古代的称呼中,磁石常被称为“慈石”,取其能吸铁如慈母招子之意。

这种奇特的矿石,也早已被应用于制作“司南”等指向器物,算是最早版本的指南针雏形了。虽然几人对“天星”一无所知,但对于磁石这种能产生无形引力的自然造物,都有着基本的认知和了解。

“这天星,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看作是一种性质更为特殊、体积也庞大得多的磁石。”高要循序渐进地引导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