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吕雉的为难,萧何鸡贼!(1 / 2)

因此,当萧何看似无意地问起“王上……可曾留下什么话?”吕雉瞬间就明白了对方的真正意图。

而吕雉在这个时候自然也是不能够直接说什么高要就是要让高麟接任一类的话语, 那太拙劣,也太急切,等于主动将把柄送到别人手上。萧何也不是傻子,自然能够明白真假, 这位首辅大人跟随高要时间最长,对高要的心思把握,有时甚至超过她这个枕边人。

他这么问的目的,不是真的要询问高要是不是留下了让谁继位,而是借口打开这个话题才可以。 他需要知道王后的态度,需要试探她在这件关乎国本的大事上的立场和底线。

于是,萧何顺着吕雉的话,将话题引向了更深处,也更危险的方向:“王后,我们依旧是不得不做好其余的准备,万一王上暂时无法回到咸阳,时间一长,必定会引起不少人的怀疑,甚至导致整个朝局的动荡。”

这话如同重锤,敲在吕雉的心上。她何尝不知?但她必须谨慎,再谨慎。

“你的意思是,应该尽快确定储君的位置?”吕雉抬起眼,目光锐利地看向萧何,“可,王上并无诏令,如此一来的话……”

她的话语带着恰到好处的犹豫和为难。她心里比谁都着急,希望尽快将名分定下来,以安定人心,也为了高麟的未来。但她很清楚,这个提议绝不能从自己嘴里率先说出。自己虽然是王后,高麟又是大公子,但这话吕雉很清楚,自己不能说,只能够让萧何说,不然的话,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此时的吕雉可不是历史上得吕雉,整个吕家外戚的势力空前强大,此时的吕雉根本做不到左右朝堂,甚至影响朝堂都比较费事。 高要称王时间尚短,吕家虽有从龙之功,但根基远未深厚到可以左右朝政的地步。

军方有韩信等宿将,文官体系则以萧何、曹参等为首,这些人都不是吕家能够轻易掌控的。吕雉如果主动提出了让高麟继位,那很容易引起大臣们的忌惮, 他们会担心,一旦能力的高麟上位,大权是否会旁落到吕雉和吕家手中,形成外戚干政的局面?

一旦高麟上位,再加上这位王后的手段,很有可能会直接让朝堂出现一股新的左右朝堂的势力, 这是所有依靠能力和功绩上位的臣子们所不愿看到的。他们追随高要,打下的江山,不希望看到一个被外戚包围的君主。

萧何显然也深知其中的利害。他提出这个建议,是出于公心,为了帝国的稳定。但具体推举谁,则是一个巨大的漩涡。

此时的萧何在说这番话的时候也是十分无奈,如果可以的话,他是真的不想要参与到这其中来,太过于得罪人了, 无论支持谁,都会得罪另外的公子及其背后的势力。但现在的情况特殊,高要生死不知,而萧何身为内阁首辅,这个时候不管肯定是不行的, 稳定朝局,是他的首要责任。

他看到吕雉将难题抛回,便给出了一个看似周全,实则将最终决定权交还吕雉的方案:“虽然并无王上的命令,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应当早做准备才好。按照王上得嘱托,以及王上一贯的行为习惯,当在众公子之中寻找品行兼具的公子,以王后的诏令为尊,立为储君!”

这番话,既援引了高要“选贤”的理念,又尊奉了王后的权威,看似无懈可击。但吕雉要的,不是这种原则性的空话,而是明确的支持。

“既然如此,不知道萧何大人有何意见,哪位公子当得此位置?”吕雉步步紧逼,直接将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摊到了萧何面前。

“这……”

听到了吕雉的询问,这一下直接让萧何有些呆愣在原地,一时间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这话好了。 他万万没想到,吕雉会如此直接。这题绝对是堪称送命题啊! 他的额角隐隐渗出了细汗。

自古以来臣子都是不能够轻易干涉君主选择子嗣的, 这是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