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浓稠得化不开。光明宫庞大的建筑群在月光下投下片片沉重的阴影,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沉默地注视着宫闱内涌动的人心。
宫灯次第亮起,沿着漫长的宫道蜿蜒,如同一条条散发着微弱暖光的溪流,最终汇入各自主人的殿宇。其中,吕雉的寝宫——长乐宫,此刻灯火通明,光晕透过精致的窗棂,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与压抑。
长乐宫内,熏香袅袅,是上好的沉水香,气味醇厚而持久,但这份平日里能宁神静气的芬芳,此刻却仿佛成了加剧心绪不宁的催化剂。殿内的陈设极尽奢华,金玉器皿、锦绣帷幕,无一不彰显着主人尊贵的身份与权势。
吕雉端坐于主位之上,身着一袭玄色深衣,衣襟和袖口以金线绣着繁复的凤鸟纹路,庄重而威严。她的面容依旧美丽,但眼角眉梢镌刻着的岁月与权谋的痕迹,让她在不言不语时,也自带一股迫人的气场。只是,此刻这份威仪之下,隐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与……失望。
殿门被内侍轻轻推开,一道略显单薄的身影逆着光走了进来,正是大公子高麟。他步履沉稳,但若细看,便能发现他垂在身侧的双手微微蜷握,似乎在抑制着什么。来到吕雉座前数步之遥,高麟停下脚步,躬身,行礼,动作标准得如同教科书一般,一丝不苟。
“儿臣高麟,参见母妃。不知母妃深夜唤儿前来,有何要事?”他的声音清朗,却带着一种固有的谨慎,甚至可以说是……唯唯诺诺。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了反复掂量,才小心翼翼地吐露出来,生怕有半分差错。
吕雉没有立刻叫起,她的目光如同最精细的尺子,一寸寸地丈量着眼前的儿子。高麟的容貌继承了父母双方的优点,眉目清俊,气质温文,是典型的翩翩公子。可这份温文之下,缺少了一种身为上位者应有的决断与锐气。
他低着头,视线落在自己脚前方寸之地,不敢与母亲对视,那姿态,不像是一位即将弱冠、有望继承大统的公子,反倒像是一个等待师长训诫的蒙童。
“你当真不知?”吕雉开口,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但那微微上扬的尾音,却像一根细针,轻轻扎在高麟的心上。
高麟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头垂得更低:“儿……儿臣从狩猎回来之后,便一直在书房研读兵书战策,未敢有片刻怠慢。父王常教导,为将之道,须知己知彼,儿臣愚钝,唯有勤能补拙。”他试图用努力来证明自己,却完全未能领会母亲问话的真正意图。
看着高麟这副模样,吕雉心中那股郁结之气几乎要冲口而出,但最终化作一声悠长而沉重的叹息,逸出唇边。“唉……”这声叹息里,包含了太多复杂的情绪——有无奈,有焦灼,更有一种深沉的、迟来的悔意。
就在这一刻,她无比清晰地理解了之前高要曾对她说过的话。高要说她对麟儿管束得太严了,事无巨细,皆要过问,长此以往,会扼杀孩子的天性,让他失去自主决断的能力。当时她虽表面应承,心中却不以为然,认为严教方能出英才,尤其是他们这样处于权力漩涡中心的家庭,一步行差踏错,便是万劫不复。她坚信自己的方式才是对儿子最好的保护。
可如今,看着眼前这个几乎完全按照自己期望“塑造”出来的儿子,吕雉第一次感到了刺骨的寒意。高麟是守礼的,是勤奋的,是孝顺的,他几乎从不违背自己和高要的任何意思。
但这也意味着,他像一件过于精美的瓷器,虽然规整,却缺乏生命本身的韧性与泼辣。他遇事的第一反应是请示、是听从,而非自己思考、判断、行动。这样的人,别说去做一个统御四海、平衡朝堂的君主,就算是做一个需要独当一面的臣子,都未必能称职。
这一切,吕雉此刻终于痛苦地意识到,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自己。她的性格强势,这是刻在骨子里的,无论是在那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