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人生百态、世间真相,从而获得更高的智慧,率性修道吗?”
寻真的脸上,流露出和年轻的面容不相符的复杂:“这怎么说呢。年轻时气盛,认为只有通过丰富人生的经历,才不枉在这世间走上一遭。现在回想,自己是幸运的很,不然早就不知死过多少回了。这样做的危险和代价很大,不是随便谁都能熬过来的。”
“但是话说回来,确实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人的一生,只有你自己是你这一场人生大戏的主演,同时也是这出戏的编著者和编排者,同时你还是最重要的观看者。你可以为之鼓掌,也可以为之落泪。这,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有一点你说的是对的。智慧,就是看清事物真相的能力。
“太多事物的真相,是非常复杂的,并且是非常精细的,有时甚至是难以描述的,而生活,或者说命运,是不会把真相一一详细罗列出来给你看的,人必须拥有查明真相的本事。”
“你知道事物的真相了,就会拥有更为平和的心态,概因你既然知道真相了,那你和真相较个什么劲呢?”
“你知道事物的真相了,平和了,明白了,也就踏实了,然后自然会有一股踏踏实实的浩然正气,有一种明明明白的通透智慧。”
“有了智慧,则有慈悲心。”
“什么是慈悲心?”易流年问。
“在我看来,手心手背都是肉,一视同仁就是慈。”
“那为什么会有悲呢?一定的,因为有了慈,就会有希望,问题是虽然有希望,但具体到某件事上,你救得了自己,你帮得了别人一时,未必一定能拉得起别人一世,于是就有了悲。”
“中央厚土大陆上曾经很包容,后来变了味,有了分别心和歧视心,没有了慈,主动挑起了和仙洲的战事。但是不论东方还是中央,最终死伤的都是人,都是修士,你的慈改变不了牺牲的悲。”
学佛的诸葛昀问:“要怎么培养慈悲心?”
“我的答案是找相同,找到了相同,就有了平等心。有了平等心,意味着慈悲心的升起。“
华澜庭道:“找相同?那不是易学的精髓吗?”
“没错。易学是研究八卦的,卦是什么呢?”
“从天地万物的差异性中发现相同之处,一开始粗略分了八个大类,就叫八卦。
“我来问你们,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一句,那句更重要,知道是什么吗?”
“格物、致知、诚心、正意。”易流年答道。
“对头。从不同的事物之间寻找相同的东西,这有助于打开更加宏大的视角,看清似乎错综无章事物之间的本质规律。”
“这门技术,在《大学》里,被记载为——格物致知。”
“于不同处发现相同,把复杂的东西归于简单,把模糊的东西确定下来,把不清不楚、雾里看花的事情变得简单明白,这就是易的视角,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易,就是简单、简易。”
“刚才说了,智慧就是看出事物真相的本领,而格物致知,就是找到真相的方法。”
易流年继续追问道:“您刚才也说了,您的经历未必所有人都能学着去做,因为很多是非常极端的做法和体验。易学与儒学不是倡导中庸之道吗?不主张极端的。”
寻真解释道:“当我们越来越能以中性的视角去看待事情和问题时,通常可以比较更容易接近事物的本真原貌。”
“中庸嘛,不要试图用一个点或者一条线去理解一个立体的东西,不执著于点与线,从而能保持平和、理智的心态,此为中庸。”
“还可以理解为,不及不过。”
“以俗世界中传统的中医为例。中医二字,不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