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出现了?
其实很正常,早在30年代,南部非洲和德国几乎就同时开始了对夜视仪的研究。
30年代早期,商业公司制造出了“阴极放射管”,这是把红外图像转化为肉眼可视图像的基本部件之一,为夜视仪的出现铺平道路。
1938年, 特斯拉研究所将一套军用红外照射/接收装备安装在一辆坦克上,向军方展示了夜视仪的性能,随后受到军方的重视。
&n公司在1939年也研发了相似的夜视系统,并对德国·军方进行了演示。
同样都是新生事物, 两者命运迥异,受到的待遇截然不同。
南部非洲军方第一时间发现夜视仪的价值,后续拨款源源不断,以特斯拉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为核心,组建了专门研究夜视仪的研究所,致力于提高夜视仪的性能,以及夜视仪的小型化。
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新生状态的夜视仪问题多多,体积巨大、性能不足,因为各种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经常失效,而且供电装置也是个大问题,如果没有稳定的供电系统,夜视仪就无法发挥作用。
&n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所有用于火炮的夜间瞄准设备:“必须使火炮达到与昼间相同的射击精度”
这在1939年是不可能做到的,特斯拉研究所也做不到这种程度,&n的夜视系统逐渐失去关注。
特斯拉研究所发明的夜视仪备受重视, 经过最初的艰难阶段之后,南部非洲的夜视仪性能越来越完善, 不仅成功安装到坦克和火炮上,而且还顺利实现了小型化, 可以安装到步枪和机枪上,从技术角度上说,已经将aeg的夜视仪远远甩开。
即将登陆菲律宾作战的南部非洲军队,就装备了最先进的夜视仪。
南部非洲陆军装备的夜视仪,被称为“猫头鹰系统”,因为猫头鹰同样具备夜间观察的能力。
这套系统的样子很古怪,用来目视的瞄准镜上安装了涂黑的红外探测仪,红外探测仪的样子就跟老式照相机上的镁光灯差不多,夜视仪的电源是一个背包,需要士兵随身携带,电池的重量大约十公斤左右,可以为夜视仪提供大约两小时供电。
两个小时已经足够了,通常一次战斗持续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小时。
南部非洲的陆军师装备的汽车上千辆,多带几个电池就行了,特斯拉研究所正在致力于提高电池性能,这是特斯拉研究所的强项。
威廉少将在了解到夜视仪的性能之后,第一时间向麦克阿瑟汇报,希望南部非洲能支援美军一批夜视仪。
骄傲自大的麦克阿瑟拒绝了这个建议,他认为美军不需要这类东西,我们的战士将以公平的骑士精神赢得这场战争。
去特么的骑士精神!
威廉少将每一次想起来这件事就忍不住破口大骂。
不给夜视仪就算了,美军连火箭筒这种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已经开始大规模装备部队的武器都没有。
其实就算麦克阿瑟要夜视仪,安琪也不会给,盟友之间也要留一手,夜视仪这种高科技不能随便泄露,美国人的仿制能力还是很强的。
火箭筒可以有。
世界大战爆发前,南部非洲军队装备的火箭筒还是六十毫米口径,现在已经升级到90毫米,仓库里还有数量众多的60火箭筒,正好可以用来支援美军。
包括坦克和装甲车在内,这些支援当然都是要付钱的。
强大如美国,怎么好意思接受其他国家的无偿捐赠呢——
美国又不是家里盆盆罐罐已经被全部砸烂的俄罗斯。
送走金伯利上校,威廉少将给麦克阿瑟打电话,希望能推迟登陆作战的时间,让拖拉机手变成真正的坦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