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量?
何为雅量?
用后世老郭的话来说,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劝你大度的人,这种人你一定要离他远一点,不然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
这就是林延潮看到邹元标向自己推举李三才入阁的第一反应。
什么叫雅量?什么叫大度?我呸!
不仅林延潮不喜欢李三才,沈一贯肯定也不喜欢。
不过自己当初入阁确实承了邹元标的情。林延潮若是拒绝李三才入阁,就会有与东林书院为首的清议撕破脸的危险。
林延潮有些陷入两难之地。
傍晚时一场疾雨骤雨,仅仅让午后的暑气稍稍退去。
京师的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在屋外纳凉的百姓。
眼下林延潮私邸里。
他几个心腹门生皆在。
第一位是孙承宗不用多提。
第二位是方从哲。
原先翰林院掌院曾朝节升任吏部左侍郎后,他以侍讲学士的身份掌翰林院事,同时还兼着新民报主编的身份。
第三位是同为皇太子讲官的李廷机。
还有国子监祭酒叶向高,义学侍郎萧良有。
他们正好是林学四达,再加上一个‘门生长’孙承宗。随着林延潮为‘首辅’,他们五人自也是水涨船高。
但见在炎夏之时,五人也是汗如雨下,这时林府下人给他们端了一碗冰镇蜂蜜绿豆汤。
几人喝下肚后,身上肚里这才稍稍有了些清凉之意。
方从哲用浸湿的巾帕擦好了脸上的汗,放在一旁的盆中。
他道“方才说到哪里了,是了,本朝阁辅之中首推三杨,次则李,刘,谢三公。常言道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
这李,刘,谢三公指得是孝宗皇帝的三位阁臣,李东阳,刘健,谢迁。
这句话说得是李东阳善于谋划,刘健善于决断,而谢迁则喜欢长篇大论。后世里以谢迁评论最高。
孙承宗在旁以扇直摇,并不置一词。他明白方从哲比自己更善揣摩林延潮心意,之前管仲入儒之说,正是由他倡议。
方从哲在朝野中很有影响力,因此更进一步得到林延潮赏识,眼下他突发此论,联想到朝野风传的增补阁臣,必有深意。
萧良有又饮了一碗绿豆粥,然后问道“此话大家都听过,具体怎讲?”
但见李廷机接过话头道“据说刘公性子急躁,好打断人言,故旁人与他说不了几句,李公性子温和,不欲与人辩,故他与旁人说不了几句,唯独谢公能言善辩,方有此一说。”
众人闻言都是大笑。
李廷机笑道“吾之戏言,诸位不必当真。本朝宰臣以文章领缙绅者,杨士奇后唯有李公。李公善诗,为刘公忌之,闻人学诗,则叱之曰‘就作到李、杜,也只是酒徒’。”
“但要说起李公之后,就要推许次辅了。次辅未入阁之前,文章已冠绝天下,反而在宰相后,已经很少写文章,连经学也从不与人谈论了,说来实在可惜。”
但见方从哲微微一笑道“次辅今日是以大笔写春秋也。方才九我有一句话我甚为认同,在李,刘,谢三公中,我也最推崇谢公。“
“当时同在内阁者,刘公敢于任事,故谢公之谋断皆出于他,这是刘公断,而李公长于为文,而谢公之典章都多于他,这是李公谋。唯独谢公于其间,不激不随,辅成盛治也。”
说到这里,萧良有点点头道“说起来次辅不激不随,确实有谢公之风范。”
方从哲正色道“说来说去,当年谢公能成贤相,也是有刘,李二公为臂助。”
方从哲一言一句都是把握着流程,孙承宗饮汤之间,深感整个会谈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眼下赵兰溪归乡与去位无二,恩师实已为首臣,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