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十八章 徐光启的办法(1 / 3)

大明文魁 幸福来敲门 4366 字 2020-03-31

林延潮从徐贞明眼底看到了很多古人。

天下危在旦夕,大多数人仍醉生梦死,但总有少数人看到了这一切,他们奋力呐喊,想要扭转局势。

其中,既有如徐贞明这样扭转失败灰心丧气,也有如张居正身后骂名滚滚来。

总有人不计个人得失在做什么,对于将来能不能成功,他们没有把握,甚至完全没有可能,但他们仍然在做,最后归结到一处,不外乎就是武侯那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变法改革,再造中兴,说起来也好听,但中央王朝遇到两百年这一卡,最后续命成功能有几个?

明朝开国时,问题也不少,但一个开国气象,足以盖住一切。

但人老了终归要死的。

五十几年后李自成埋葬明朝时,会告诉那些人,告诉官僚们,告诉明朝历代皇帝,什么叫无产者失去的只是锁链,却会拥有整个世界。

林延潮脑海中浮出这个念头,又看向徐贞明,他就是挣扎在其中的人。可能明知回天无力,但是在努力的人。

徐贞明此刻却没想这么多,他言道“番薯略有耳闻,但听闻只是用来入菜,怎可取代稻麦为主粮呢?”

林延潮欣然,徐贞明有这个见识,看来自己没有找错他。

林延潮道“正如徐兄所言,番薯不可取代稻麦,但也不是拿来作菜蔬用的,前两年福州府饥荒,百姓拿番薯作备荒之用,由此可知番薯可作杂粮。”

当下林延潮又与徐贞明讲了一番番薯耐寒,亩产几十石的好处,而且还不用如稻麦那般脱粒。

林延潮说的令徐贞明有些心动,当下不由问道“那么番薯若真有林学士说的这么好,为何没有人种植在北地?”

林延潮说到这里就长叹了,他穿越前也是想当然的以为明末番薯一旦移种北方,无往不利,就等着种田暴兵就好了。

但到了现在才知道,原来番薯在北方不能栽种。

知道了此事后,林延潮一直在脑子里检索以前穿越前看过的书籍,也多亏了这辈子过目不忘的能力,将上辈子偶尔看过而忘记的书,一点一点的回忆起来。

明末番薯到底如何移种到北方呢?

这就要提一个人,那就是徐光启。

徐贞明为了振兴水利,写了一本潞水客谈。这本书被徐光启看到后,视为奇书,但徐光启却发现徐贞明的方针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北方多旱田,少水田,所以一旦兴修水利很容易触犯到权贵的利益。

所以徐光启就想有没有旱田高产的农作物呢?

于是他就看到了番薯。但番薯只能在南方种,北方种不了。

那么有没有办法让番薯移种到北方呢?

于是徐光启研究了一辈子,并亲自到田里耕种,终于找出了方法。

他将这些经验都写进了他的农政全书之中。

后来徐光启还入冬前保存种薯和种蔓的方法总结了好几条。

霜降前,择于屋之东南,无西风有东日处,以稻草叠基。方广丈余,高二尺许;其上更叠四围,高二尺,而虚其中。方广二尺许,用稻稳衬之,置种焉,复用稳覆之。缚竹为架,笼罩其上,以支上覆也。上用稻草高垛覆之,度令不受风气雨雪,乃已。

稻稳衬底一尺余,上加草灰盈尺,置种其中,复以灰秽厚覆之,上用稻草斜苫之,令极厚”

再如北土风气高寒,即厚草苫盖,恐不免冰冻。欲避冰冻,莫若窖藏。吾乡(指上海)窖藏,又忌水湿,北方高地,掘土丈余,未见水湿,薯入地窖,即免冰冻,仍得发生(发芽)。

经过这一番躬践后,徐光启有了信心后,当下写了番薯十三胜,大力夸奖番薯的好处,在民间全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