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紧手中的茶杯。
大人说,接任谢鹿年的人,应当是泰州刺史周云川。
可是,前一世接任太常卿的人,却不是周云川,而是光禄少卿宋岫玉!
然而,成为太常卿的宋岫玉,其实没有太多可说的,因为此人是个病秧子,十日有九日都是请病不朝。
真正值得一说、赫赫有名的便是周云川。
周云川,字渡玉,曾任泰州刺史,后来被擢为吏部侍郎,不足两年年便升为吏部尚书,是永昭帝跟前的大红人。
只是,周云川也只显赫了几年,便病故了。盛年病故,死得太早了些。
据闻他死之后,永昭帝连眼睛都湿了,连声凄呼“渡玉舍朕,渡玉舍朕……”
周云川所得的宠信,由此可见一斑,有人叹称堪比当年的汪督主。
当然,那个时候,汪督主早已身死、缇事厂已覆灭了。
后来,她和太宁帝自然仔细查探过此人。只可惜,周云川死得太突然,他背后的人是谁已经不可究。
但有一点,叶绥印象深刻周云川当年陪着永昭帝去了茂山谒皇陵!
宋岫玉这个病秧子,当然不会陪着皇上主持大祭。
当时主持大祭的人是谁,她已不记得了,就连周云川怎么随伺大祭的,她也不记得了。
但是,后来尚书左仆射孙长蕴说过一句话,道正是从这场大祭开始,永昭帝便开始慢慢疏远了汪印、渐渐猜疑缇事厂。
汪督主身死之时,乃雁西卫大将军。
以宦官之身领兵,在大安朝前无古人,督主得帝王如此荣宠,原来早就被帝王所猜忌了吗?
透彻朝局的本事,叶绥自认为远远比不上孙长蕴,是以对孙长蕴无比推服。
究竟这场大祭之中,发生了什么事,致令永昭帝态度有这么大的变化,从此开始疏远汪督主?
汪督主从帝王心腹成为帝王心腹大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