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一个普通人的解决方案(2 / 3)

。”

“领头的几个将领的确该死,但是剩下的那些军卒根本不知情。”

“按律,亲事官不可进入皇宫。在经过皇宫护城河的时候,好多亲事官知道了要做什么,将弓弩抛入了河中,未曾携带兵器入宫。臣僭越求饶他们罪不至死。”沈从是上一指挥,担任的是亲从官的头目,他管不到亲事官那里去。

他冒着天下之大不韪,给叛贼求情,已然是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皇帝亲自说出口猜忌武将,其实和赐死已然没有区别。

特别是在这个黄袍加身的大宋。

赵桓权衡了一下,说道“这些亲事官可是精锐?”

“亲从官三千,亲事官六千,皆天下禁军中的身世干净清白的军卒,精锐自是不在话下。陛下,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请陛下明察。”

沈从还在为这六千亲事官求情,按律当夷三族的亲事官。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朕有一个想法。命一秉义郎,担任亲事官下一指挥,和亲从官一样,入驻皇宫协防,亲从官千五百人,亲事官千五百人。亲事官乃是戴罪之人,不配弓弩,只配刀斧。”

这是赵桓这个正常人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真的如同明君一样,唯才是用?

他可不是唐朝太宗皇帝,文治武功震慑天下,谁敢不从?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也只能想到就这个方法。

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如果大宋和唐初一样,名将如过江之鲫,强兵如天边之云。

一个沈从,一个种师道又有何惧?

不是不想当明君啊,而是实力真的不允许他当明君。

如果实知道对方父子二人,一个在内一个在外,自己一点准备没有。

反而会伤了君臣之间的信任。互相猜忌,损耗国力,殊为不智的选择。

这样制衡下来,亲事官因为只有刀斧,而无弓弩,其实对他的产生不了威胁,毕竟亲从官能俘虏他们一次,就能俘虏他们第二次。

受制与李纲的武库和沈从的亲从官,而沈从的亲从官也同样受制于亲事官,至于大宋西军……

无解。

现在的他,根本没有资格对付大宋西军那七万悍卒,就是驻扎在皇城中的一千五亲事官,其实也是心理安慰大于实际作用。

沈从一时哑然,这个皇帝好像对于权术这些东西一点都不懂啊!

这样开陈公布的谈制衡?有这么来的吗?

皇帝直接告诉臣子,我,皇帝,防着你!

都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这个新帝倒好,直接把话近乎挑明白了。

他刚要回话,又品了一下赵桓的话,猜到了赵桓的真正想表达的含义,

我,皇帝,要用你。

而且这样开陈公布,也省的沈从猜疑皇帝到底想干啥。

他忽然想到了一句话,叫做刑不可知,而威不可测。

如果法律不公布,则没有任何的执行标准,威力是无穷的。

种家军在城中最大,这是一个巨大的隐患,皇帝的猜疑和强大的大宋西军种家军,这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胡乱猜忌反而与国事不利,正大光明的讲出来,这样明明白白的讲清楚,大家都是知道的好。

新帝也是个心思玲珑的人啊。

“陛下仁慈。”沈从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也就无所谓猜忌之事了。

只要大宋西军在金兵退去之后,出了城,双方就更没必要猜忌,反而这样的制衡更能让双方放心。

而不是突然某一天借力打力,直接做掉他。

“不知陛下心中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沈从问道。

“秉义郎岳飞如何?”赵桓可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