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珠一觉到天亮,自然不知道宋重锦的安排。
她挂心山洞里的黄松菇,一早上起来的略微迟了些,急急忙忙的抓了点吃的,就要上山。
张婆子听了王永珠昨日的解释,心里也明白,如今最主要的是黄松菇。
虽然心中担忧,也只得准备好干粮给王永珠带上。
又一路要将她送到山路口。
才出了王家院子,走出没多久,就看到村里的人,都往一个方向跑,大姑娘小媳妇,连大老爷们也跟在后面。
这是?
张婆子拉住一个从身边匆匆走过的婆子:“这是出啥事了?”
那婆子本来不耐烦,定睛一看,是张婆子母女,顿时露出一个奇怪的笑容来:“哎呦,原来你们母女啊!你们不知道?”
“知道啥?”张婆子前天去镇上闹了一场,昨日在家担心闺女,都没出门,还真不知道出了啥事。
那婆子着急去看热闹,见张婆子母女是真不知情,干脆一把拉住张婆子:“你们跟着我走,咱们路上说,说来还和你们家有点关系……”
王永珠本来打算上山的,听这婆子这么一说,倒一愣,和自家有关系?
也不着急上山了,跟在婆子后面,听她讲来龙去脉。
原来,自从王永珠和宋重锦定亲后,不是去里正家把户籍给迁出来了吗?没两日,就全村都知道了。
宋家这般做派,着实让人瞧不上,很是被村里人议论了好久。
宋家虽然做事不讲究,可这天天被人嚼舌头,也没脸出门啊。
宋家人因为这个,倒是老实了一阵子,加上宋重锦已经不是宋家人,王家人强势不敢惹,宋春花又是个不中用的,油水也都被搜刮得差不多了,宋家人也就不爱去了。
倒让宋春花关着门过了两天清净日子。
可好景不长,宋铁蛋毕竟年纪也大了,精神短了,儿子们也都大了,哪里还能真将老爹的话当圣旨?
趁着宋铁蛋不注意,两个儿子又偷了上次还债剩下的银子,溜到镇上去花天酒地去了。
加上秋收了,家里有了点银子,宋家一家子都是好吃享受的性子,两个儿媳妇反正管不住男人,知道自家男人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的。
也就撺掇着家里孩子,今天要吃白面馒头,明天要吃肉,后天再杀只鸡。
宋家的几个孩子,从小这样的环境长大,没学会别的,就学会挑肥拣瘦,好吃懒做,而且都学得一张嘴巴特别甜,会哄人。
一想,自家亲爹在外面快活,丢下他们天天在家喝稀粥,哪个还忍得住?
几个孙子一合计,就求到了爷爷和奶奶面前。
宋铁蛋和宋老娘,被几个孙子一求,加上两个儿媳妇也在旁一吹风,说什么秋收太累了,爹娘都辛苦了,孩子们也都瘦了。今年年成不错,弄点好吃的给爹娘和孩子们补补之类的话。
也就默认了。
寻常的庄户人家,哪里禁得起这般的抛费?
本来宋家家底子就被两个儿子败干净了,这些年都是靠着宋春花的补贴,日子才勉强过得去。
今年年成虽然不错,可架不住宋家人懒,地里都没咋管,那庄稼都是天生天养的,产量就比别人家的低。
更何况宋家人口多,孙子孙女一堆,不是都是成年了,就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纪。
本来养着打算年底吃的几只老母鸡也都被炖了进了肚,宋家的人个个吃得嘴上冒油,肚子滚圆。
这一放开吃了没几天,那米缸就见了底。
宋家老娘这才慌了神,按照这个架势吃下去,这秋收冬谷子还撑不到年底去啊。
没奈何,只得又开始一日两顿清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