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朝廷上,出了一件大事。
如今的朝廷边疆还算安定,虽然和邻国偶有冲突,可双方都还算克制,都控制在小范围之内。
并没有大规模的冲突。
边疆驻扎着好几万的边军,有这些人镇守,朝廷才稳如泰山,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只是这每年好几万的边军的粮草饷银是一笔极大的开支。
别的不说,就说这边军的粮草,都要倾全国之力,从鱼米富庶之乡调运到边关去。
有水路的地方还好,没有水路的地方,就得靠骡马转运。
尤其是靠近边关的地方,干旱,大部分的生活物质都要靠骡马转运过去。
因此在边关附近两百多里的地方,有个赤城县,因为县城三面都是丘陵,没有多少可以种粮食的土地。
倒是适合养马,朝廷在赤城县有两处养马场,专门蓄养的就是这转运军粮的骡马。
骡马负重大,耐力强,虽然不如骏马神俊,可也有它独到之处。
有了这些骡马,每年那些粮草才能源源不断的运送到边军的手中。
可今年一早,赤城县那边就上了折子,说是今年的蓄养骡马的养马场出了问题,新生的骡马数量严重不足。
按照这样下去,老去的骡马被淘汰,新生的骡马跟不上这淘汰的数量,恐怕以后几年内,将无骡马可以转运军粮物资。
别看只是小小的骡马出生率的问题,可这衍生出的问题可就大了。
若是骡马不足,军粮不能及时运达,边军没有足够的粮食和物资,如何能守住边疆?
军心动摇的话,这敌国要是乘虚而入,只怕大战在即,那就不是小问题了。
因此,得到这个消息,从皇帝起,军部,户部都十分的重视。
朝廷上,为这个已经争论好久了。
分成了好几派,有的说要追那赤城县县令的责任,有的说当务之急是去其他地方抽取足够数量的骡马,有的说要不就去邻国那边买,还有的说要查清楚骡马出生率到底为何不足?是不是有人下毒?还是别的原因?
一时,整个朝廷中心,每天都在为骡马操碎了心,磨破了嘴皮子。
宋重锦从知道这个消息起,就知道,要来了!
他们这些个翰林院的,天子近臣,自然也都知晓。
虽然说才刚入仕,轮不到他们操心,可毕竟事关国家安危,人人都挂心着。
没事的时候,大家也都聚在一起,说起这赤城县的骡马问题,倒是各抒己见,也是争得脸红脖子粗,全无往日的半分斯文。
宋重锦每日也被拉着去,倒是听了不少意见,其中也不乏有识之士的见解,或者天马行空的想象。
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回去就小心的誊写出来,预备着。
一连好些日子,朝中为了赤城的问题,几乎要吵得白热化了。
皇帝才开大朝会,问文武百官,都吵吵了这么久了,可吵出个什么章程来没有?
这次大朝会,就连宋重锦他们这七八品的官都上了朝,偌大的殿内,乌泱泱的全是大臣。
他们这些品级低的,也只能蹭到个门边站着,上面皇帝说话,都听不清楚,更别说看清楚人了。
宋重锦还好些,他毕竟耳力惊人,皇帝说什么,他还是能听到的。
就听到皇帝此言一出,大殿内先是一阵安静。
然后就是列为大臣,一个个撸起袖子,又吵了一番,勉强算是达成了统一,不管是先从全国各地抽调骡马,暂时缓解这转运军粮之急也好,还是去邻国购买骡马也罢,那都是后话。
赤城县令肯定要追究责任,已经下诏召会京城问责了。
现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