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的话问出口,在场之人忍俊不禁,但又不能笑得太明显,只好掩嘴偷笑。●笔趣库
。biquku。●
一个十岁的孩子,问另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婚配与否的女子有什么区别,这是个很深刻的“哲学”问题。
这问题似乎比刚才那个救不救人的问题更加生动有趣!
吴省瑜脸色有些发黑,他心想“你刚才论了半天,什么未婚配的问事主,婚配的问家人,现在反过头问我她们有什么区别,这不是诚心拿我消遣?”
诚然,沈溪的确有拿这种问题消遣吴省瑜的资格。按理以沈溪的年岁,很难了解真正男女之事,这种问题被他问出来,有些童言无忌的意味。
这也会让人明白,你吴省瑜年岁再小那也是懂事的少年郎,你拿君子救不救落水女人的问题来考一个十岁孩子,本身就不合适。
吴省瑜转念一想“这小子答非所问,根本是有意转移话题。”他眉头一皱,又问了一句“女子落水,无论婚配与否,都注重名节。在下现在只问,以沈公子对于君子的理解,是否当救?”
沈溪无奈摇摇头,这吴省瑜不撞南墙不回头啊。吴省瑜见沈溪摇头,追问道“沈公子选择不救?”
沈溪一脸严肃“人命到底至关重要,若见死不救,女子因此而丧命,我想君子会受到良心谴责。即便女子贞节大于性命,但人逢绝境之时,都望人施之以援手,君子者当怀悲天悯人之心,志怀高洁,心无杂念。又谈何于女子名节有损?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虽然沈溪不想搭理吴省瑜,但既然问题都到了这份儿上了,沈溪也不妨就着问题论一论。
其实以沈溪后世人的思维,什么名节礼法都是对于人性的束缚,人命大于天。见死不救非我辈所为。
但这种话不能明说,得婉转,现在我所阐述的只是一个道理,而不是我非要怎么样,或者是要去说服别人遵从怎样的准则,至于你怎么想的我不管,反正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君子,只要你心正。就算救人上来也不会对女子名节有损。
在场许多人刚才都认为女子落水不该救,可听到沈溪的话后,又点头觉得有理有据有节。
尤其当沈溪说“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同样是论述嫂子落水小叔子该不该救的孟子,在这里重新强调了一下“救死”和“礼义”的关系,救人家于危难还怕不彻底。哪里是顾着用礼法去治理呢?
这是圣人说的话,可不是我说的。你就算拿此来攻讦我也没辙,你敢说《孟子》有问题,那你才是真正不想考功名了。
吴省瑜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他没料到沈溪居然这么难对付,小小年岁不但文章作得好,连说话都是这么滴水不漏。他的计划似乎要泡汤了。
旁边已经有人气不过吴省瑜问这么刁钻的问题,回敬道“吴公子,刚才你说要听听沈公子的意思,现在轮到你来说了,若阁下遇到这种事。当如何?”
吴省瑜轻轻一叹“君子救人,当不避礼法,我想……在下也会救吧。”
一句话,其实也给他自己带来些麻烦,不过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有沈溪刚才一番“高论”在前,他回答得如何已经没多少人在乎。
苏通发觉场面很尴尬,赶紧起身说和“今日乃是我等文会,当一团祥和之气才是,诸位何不说一些轻松的话题?既然沈公子刚才提及《孟子》,诸位不妨探讨一番。”
后面的话题,相对就轻松了许多,没人再管女子落水救不救,因为这等事形不成定规,正如沈溪所言,女子自己和家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更何况只是一个路过的读书人?
吴省瑜虽然好表现自己,但在与沈溪论道之时有一点小挫败,后面就算别人问及他,他也摇头没有参与论述,沈溪那